水稻病蟲害參考文獻水稻病蟲害防治蔡祝南等編著1.徐德進印楝制劑對水稻病蟲害生物活性研究進展[期刊論文]-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5(10)2.毛國忠.張兆康無公害稻米病蟲草害防治技術[期刊論文]-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4(3)3.陳利鋒.徐敬友農……
1,水稻病蟲害參考文獻
1. 徐德進 印楝制劑對水稻病蟲害生物活性研究進展 [期刊論文] -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05(10)
2. 毛國忠.張兆康 無公害稻米病蟲草害防治技術 [期刊論文] -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04(3)
3. 陳利鋒.徐敬友 農業(yè)植物病理學 2001()
4. 劉彥德.姚守禮 水稻常見病害防治方法 [期刊論文] -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04(5)
5. 李小娟.劉二明.肖啟明 稻曲病研究進展 2006(3)
6. 譚廣發(fā) 水稻病害防治技術 [期刊論文] -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04(4)
7. 趙春哲 水稻苗期立枯病、綿腐病、生理性爛秧三種病害的區(qū)別和防治 [期刊論文] -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06(7)
8. 王俐.胡發(fā)英 寧南縣水稻惡苗病的發(fā)生與防治 [期刊論文] -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07(1)
9. 鄧小軍 稻瘟病的發(fā)生與防治措施 [期刊論文] -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07(3)
10. 金海洋.姚政.徐四新.楊建軍 稻飛虱的危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期刊論文] -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07(1)
把你的論文的題目打上,在百度里搜,有的是的呀,再就是學校的圖書館的園藝雜志上也有的是呀《水稻病蟲草害防治原色生態(tài)圖譜》『推薦』
出版社:中國農業(yè)出版社
作 者:夏聲廣?唐啟義
版 本: 2006年
包 裝:平裝
開 本:32開

2,如何防治農作物病蟲害
玉米大斑病
癥狀:
該病又稱條斑病、煤紋病、枯葉病、葉斑病等。主要為害玉米的葉片、葉鞘和苞葉。葉片染病先出現(xiàn)水漬狀青灰色斑點,然后沿葉脈向兩端擴展,形成邊緣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v裂。嚴重時病斑融合,葉片變黃枯死,潮濕時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層。下部葉片先發(fā)病。
防治方法:
(1)加強農業(yè)防治,適期早播,避開病害發(fā)生高峰。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葉,降低田間相對濕度,使植株健壯,提高抗病力。玉米收獲后,將秸稈集中處理,經高溫發(fā)酵用作堆肥。實行輪作。
(2)藥劑防治,可在心葉末期到抽雄期或發(fā)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隔10天防一次,連續(xù)防治2—3次。春季天氣漸熱、雨水充沛,對農作物生長十分有利,但高溫高濕容易引起雜草叢生,引發(fā)多種病蟲害,農戶要認真做好田間中耕管理工作和病蟲害防治工作。 水稻: 稻瘟病:注意合理施肥灌水,用75%三環(huán)唑每畝25~30克,兌水50公斤噴霧,或用40%硫環(huán)唑每畝100~250克兌水50公斤噴霧。建議,對發(fā)病較重的田塊,半月后應加防一次。 稻飛虱:及時清除田邊溝邊雜草,用50%二嗪磷乳油,10%大功臣可濕性粉劑防治。 馬鈴薯: 晚疫?。杭皶r中耕培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灑,每隔5~7天噴藥一次,連噴2~3次,或噴灑1%~2%硫酸銅液,每7天噴1次,連續(xù)噴2~3次。若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要及時拔除。 辣椒: 疫?。鹤⒁馀潘疁p少疫病傳播、晾曬土壤。發(fā)病前要噴藥預防:可選用綠邦98可濕性粉劑600倍稀釋噴灑葉面,或者1000倍稀釋灌根;也可用12%綠乳銅EC600倍噴灑;發(fā)病初期的噴藥治療:每隔5~7天一次,連噴2~3次。 段德開
3,雨水節(jié)氣麥田管理三點決定豐收
農諺說,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春分已過,西南地區(qū)小麥正處在灌漿期,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即將抽穗揚花,黃淮海和西北地區(qū)自南向北陸續(xù)起身拔節(jié),冬小麥進入了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今年部分地區(qū)冬小麥播期偏遲,群體偏少,個體偏弱,加之去冬今春凍害頻發(fā),穗分化進程延緩,苗情是近五年來較差的一年。
近日,全國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會同農業(yè)部小麥專家指導組提出,要以“保穗數(shù)、促粒數(shù)、攻粒重”為重點,強化肥水運籌,嚴防病蟲草害,做好防災減災,切實抓好春季田間管理,為奪取小麥豐收搭好架子。
一立足早促早管保穗數(shù)
1促弱轉壯
對播種偏晚、土壤墑情差、小麥分蘗少、次生根少的麥田,在起身期早施肥澆水,促進次生根和春季分蘗生長,提高分蘗成穗率。
2保壯穩(wěn)長
對適期播種、冬前分蘗足的麥田,返青后適當推遲施肥澆水,抑制春季分蘗,避免群體過大,導致后期倒伏。
3鋤劃保墑
肥水管理要配合中耕鋤劃,破除板結,鏟除雜草,增溫保墑,促進根系生長。
4防凍補救
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寒潮來臨前及時灌水,調節(jié)近地層小氣候,預防晚霜凍害發(fā)生。一旦發(fā)生凍害,結合澆水追施速效肥,促小蘗趕大蘗,盡快恢復受凍麥苗生長。南方稻茬麥田要抓緊時間清理三溝,疏通田外溝渠,確保排水暢通,防止?jié)n害。
二搞好肥水管理促粒數(shù)
1施好拔節(jié)肥。
對三類麥田、晚播弱苗和受凍麥田,要在前期追肥基礎上,于拔節(jié)期再次追施一次氮肥,以春季氮肥追施總量的一半為宜,并配施適量磷肥;對地力不足、群體少、葉片發(fā)黃脫肥麥田,及時補施少量孕穗開花肥;對一類麥田和旺苗麥田,實行氮肥后移,在拔節(jié)中后期追肥,避免群體郁閉。
2防旱保苗
拔節(jié)期是小麥需水臨界期,也是春旱易發(fā)期,要抓好抗旱澆水,保證穗分化用水需求。
三抓好病蟲防控攻粒重
1嚴防病蟲
要以小麥紋枯病、條銹病、赤霉病、白粉病、麥蚜、吸漿蟲等病蟲害為重點防治對象,搞好預測預報,選準對路藥劑,推行統(tǒng)防統(tǒng)治,綜合防治病蟲害。
2落實好“一噴三防”
及早備好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和磷酸二氫鉀,重點抓好小麥抽穗揚花至灌漿乳熟期噴施藥肥混合液,密切關注高溫氣象,適時多次噴施,防干熱風、防早衰,延長灌漿期,提高粒重。

4,萬物生長防病害果樹除蟲看今春雨水除蟲必知
春季,獼猴桃病害、蟲害和氣候條件相關,尤其是病害。春季降雨多,會加重病害的發(fā)生。春季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花腐病、潰瘍病,主要蟲害蠐螬、金龜子。
一、主要病害防治
1、灰霉病
灰霉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屬低溫高濕型病害,病原菌生長溫度為20~30℃,溫度20~25℃、濕度持續(xù)90%以上時為病害高發(fā)期。
發(fā)病癥狀:病菌孢子和菌絲在葉片背面,正面葉片變褐枯焦;從葉片頂尖發(fā)病,病部呈現(xiàn)倒“V”形。
發(fā)病規(guī)律:冬季病菌在果、葉、花等病殘組織中越冬。第二年春季遇到低溫高濕氣候條件,病菌孢子進行侵染葉片,甚至侵染到花和果實。若病菌孢子侵染到幼果,病菌會從果梗傷口處侵入果肉,直到貯藏期表現(xiàn)出來。
防治方法
農業(yè)防治:及時清除病殘體,如枯枝、落葉、病葉、病果等,減少侵染源;加強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
化學防治:萌芽后,用施佳樂(40%嘧霉胺SC)800倍+安泰生(70%丙森鋅WP)600倍液、速克靈(50%腐霉利WP)1000倍液、凱澤(50%啶酰菌胺WG)2000倍液,7~10天后再噴1次,注意輪換用藥;采收前1月使用撲海因(50%異菌脲SC)再噴1次,以減少貯藏期病原菌。
2、潰瘍病
獼猴桃潰瘍病病菌是一種耐低溫細菌。一般在溫度5-20℃發(fā)病,高濕會加重病害的發(fā)生。
發(fā)病癥狀:發(fā)病初期從樹體的芽體、樹干傷口等出流出白色的膿水,一周左右就會轉為鐵銹紅色。葉片上表現(xiàn)為葉脈間出現(xiàn)小的不規(guī)則褐色斑點,發(fā)生潰瘍病病葉的枝條萎蔫。
發(fā)病規(guī)律:秋季是病菌開始復蘇期,冬季和春季是潰瘍病的高發(fā)期,尤其是春季。
預防方法
根據病害的發(fā)生規(guī)律和發(fā)病條件提前預防;
注意修剪工具消毒,預防人為傳播;
預防刺吸式口器害蟲傳毒;
注意檢疫,不適用疫區(qū)的花粉或種苗。
3、花腐病
花腐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ㄆ谙掠辍⒔禍?,會加重病害發(fā)生。
表現(xiàn)癥狀:該病主要為害花蕾、花朵,染病花瓣變?yōu)榻埸S色,后期呈褐色并開始腐爛,造成落花、落蕾。雌花的為害幾率比雄花高。
發(fā)病規(guī)律:花腐病病菌在芽體內越冬。第二年獼猴桃花期,通風透光差、濕度大的果園易染病。
防治方法
及時疏蕾、疏花;
修建時注意樹冠的通透性,增強通風;
根據病害的發(fā)生規(guī)律和發(fā)病條件提前預防;
同時推薦施用120衛(wèi)士(獼猴桃專用)提高獼猴桃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二、主要蟲害
春季的主要蟲害是蠐螬和金龜子,區(qū)域不同發(fā)生的蟲害不同。
生活習性
蠐螬一到兩年1代,幼蟲和成蟲在土中越冬,成蟲即金龜子,白天藏在土中,晚上8~9時進行取食等活動。蠐螬有假死和負趨光性,并對未腐熟的糞肥有趨性。 幼蟲蠐螬始終在地下活動,與土壤溫濕度關系密切。當10厘米土溫達5℃時開始上升土表,13~18℃時活動最盛,23℃以上則往深土中移動,至秋季土溫下降到其活動適宜范圍時,再移向土壤上層。
防治方法
農業(yè)防治:秋冬翻地可把越冬幼蟲翻到地表使其風干、凍死或被天敵捕食,機械殺傷,防效明顯;同時,應防止使用未腐熟有機肥料,以防止招引成蟲來產卵。
藥劑處理:春季,把高效氯氰菊酯(如毒箭)兌水進行澆灌,殺滅土壤中的幼蟲蠐螬,減少金龜子數(shù)量。
物理方法:可設置黑光燈誘殺金龜子,減少蠐螬的發(fā)生數(shù)量。
5,四季豆病害
四季豆,又名玉豆、菜豆,四季豆無公害生產中,病蟲害防治是關鍵技術措施。生產上除采取用抗病品種、選擇兩年以上無種過豆科作物的田塊、高畦種植、合理追肥、清潔田園和清除植株病殘體等農業(yè)防治措施外,還應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進行防治。
一、病害
1.炭疽?。禾烤也檎婢圆『?,周年可發(fā)生。其菌絲體和分生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存活,或伴著種子、風雨傳播。高溫高濕、低洼積水、肥水不足、植株長勢差容易發(fā)病。葉、莖、莢都會染病。葉片受害出現(xiàn)黑褐色多角形小斑點。莖上病斑為褐色、長圓形、稍凹陷。莢上的病斑暗褐色,近圓形,稍凹陷,邊緣有粉紅色暈圈。種子上的病斑為黑色小斑。藥劑防治可選用炭疽福美800倍、炭疽2號1000倍、施保功1000倍、達科寧1000倍和世高2000倍等,并嚴格掌握噴藥后的采收安全間隔期。
2.根腐?。翰【谕寥乐锌纱婊疃嗄?,借風雨、流水傳播。土壤粘重、積水、連作、高溫及太陽雨后易發(fā)病。四季豆染病初期下葉變黃、枯萎,但不脫落。病株主根上部和地下部分變?yōu)楹诤稚?,病部稍下陷,有時開裂到皮層內;側根逐步變黑、腐爛。主根變黑腐爛時,病株枯死。藥劑防治可選用敵克松800倍、根腐寧1000倍和綠亨1號3000倍加收多500倍液淋根。
3.疫?。涸摬∮陕丫V藻狀真菌引起,菌絲體或孢子及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孢子借風雨和灌溉水傳播。潮濕天氣、地勢低洼、排水不良或氣溫達25~28℃時易發(fā)病。疫病主要在四季豆的葉片和莖上發(fā)生,初為暗綠色水浸狀不規(guī)則形病斑,后轉為褐色。高溫高濕天氣,病部表面長出白色霉層。防治該病應注意實施預防性用藥,可選用氧氯化銅800倍、代森錳鋅1000倍、好生靈1000倍噴霧,苗期噴1次,開花結莢期噴2~3次。發(fā)病初期可使用治療藥劑,如選用雷多米爾1000倍、金雷多米爾1000倍、殺毒礬1000倍、安克1000倍液噴霧。另外,發(fā)現(xiàn)病株要及時拔除。
4.銹?。轰P病為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病殘體越冬,隨氣流傳播,由氣孔入侵。水滴是銹病萌發(fā)和侵入的必要條件。高溫高濕、生長后期多霧多雨、日均溫24℃左右及低洼積水、通風不良的地塊發(fā)病重。該病主要危害葉片,初期產生黃白色斑點,隨后病斑中央突起、呈暗紅色小斑點,病斑表面破裂后散出褐色粉末。葉片被害后,病斑密集,迅速枯黃,引起大量落葉。藥劑防治可選用硫懸浮劑300倍、托布津1000倍、粉銹寧1000倍、世高2000倍、阿米西達8000倍液噴霧。
5.煤霉?。涸摬≈饕谌~片上發(fā)生危害。發(fā)病初期葉背面出現(xiàn)淡黃色近圓形或不規(guī)劃形的病斑,葉邊緣病斑不明顯。病斑上著生褐色絨毛狀的霉點,即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后期病斑為褐色,嚴重時葉片枯萎脫落。低洼積水、潮濕天氣、田間蔭蔽則發(fā)病重??捎猛胁冀?000倍、多菌靈800倍、百菌清1000倍、福星10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
二、蟲害
1.豆莢螟:豆莢螟經蟲蛹在土壤中越冬,每年發(fā)生9~10代,世代重疊。高溫和濕度大時易發(fā)生。豆莢螟以幼蟲危害為主,蛀食花蕾和嫩莢,造成大量落花落莢。豆莢被蛀食后有蟲孔、蟲糞,易腐爛,且影響商品價值。防治豆莢螟最重要的是做到“治花不治莢”,要抓緊在花期(即幼齡蟲期)施藥,并掌握在早上6~9時開花時噴藥。可選用殺蟲雙1000倍、抑太保2000倍、天王星3000倍、樂果1000倍、樂斯本1000倍、功夫2000倍和巴丹1000倍液噴霧防治。
2.蚜蟲:蚜蟲又稱狗虱蟲,種類很多,危害四季豆的主要有桃蚜和蘿卜蚜,蟲體小,在廣東每年可發(fā)生40多代。蚜蟲以成蟲群集于四季豆的嫩葉、嫩莖上吸食汁液,造成葉子卷縮、莖芽畸形、植株變黃矮小,生長不良。蚜蟲是病毒病的傳播者,所造成的病毒危害遠大于蟲害本身。蚜蟲主要靠藥劑防治,可選用無公害農藥,如克蚜星800倍、蚜虱絕2000倍、高效大功臣1500倍、康福多6000倍、吡蟲靈2000倍、阿克泰8000倍液噴霧防治。
3.螨類:危害四季豆的螨類主要是葉螨(紅蜘蛛)和茶黃螨(白蜘蛛),在廣東1年發(fā)生20代。葉螨主要群聚在植物葉片背面吸食汁液,使葉片受害。早期癥狀出現(xiàn)退綠斑點,呈現(xiàn)網狀斑紋;后期斑點變大,葉片變黃脫落,引起植株早衰,產量大減。茶黃螨主要寄生于植物的幼嫩部分,如生長點、新葉、花蕾,刺吸植株表皮。受害株出現(xiàn)矮化、葉緣卷曲,葉片背面呈現(xiàn)銹色,銹色是茶黃螨危害的主要特征。受害嚴重的田塊,葉片枯死脫落,植株早衰,落花落莢。及早防治是防治螨類的關鍵。當田間有2%~5%的葉片受葉螨危害或田間出現(xiàn)第一片受茶黃螨危害的葉片時即應噴藥防治,防治藥劑可選用600倍抗螨23、超力800倍、滅掃利1000倍和螨克1000倍液。
6,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
1 不過量使用化肥、農藥
2不用污水灌溉農田
3不用或少用不易降解的農用地膜
4不隨意丟棄廢舊電池
5增加土壤容量,提高土壤凈化能力。
防治的根本方法是挖去受污染的土層,換上新土,以根除污染物。(日本的水俁事件就是采取這種措施的)土壤污染防治是防止土壤遭受污染和對已污染土壤進行改良、治理的活動。土壤保護應以預防為主。預防的重點應放在對各種污染源排放進行濃度和總量控制;對農業(yè)用水進行經常性監(jiān)測、監(jiān)督,使之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準;合理施用化肥、農藥,慎重使用下水污泥、河泥、塘泥;利用城市污水灌溉,必須進行凈化處理;推廣病蟲草害的生物防治和綜合防治,以及整治礦山防止礦毒污染等。改良治理方面,因重金屬污染者采用排土、客土改良或使用化學改良劑,以及改變土壤的氧化還原條件使重金屬轉變?yōu)殡y溶物質,降低其活性;對有機污染物如三氯乙醛可采用松土、施加堿性肥料、翻耕曬壟、灌水沖洗等措施加以治理。加強環(huán)境立法和管理,如日本根據土壤污染立法,對特定有害物鎘、銅、砷,凡符合下列條件的,即定為治理區(qū),需由當?shù)卣扇≈卫泶胧翰诿字墟k濃度超過或可能超過1mg/kg的地區(qū);水田中銅濃度用0.1N鹽酸提取、測定,超過125mg/kg的地區(qū);水田中砷濃度(0.1N鹽酸提?。┰?0-20mg/kg以上的地區(qū)。可查詢國家環(huán)保部的土壤污染防治技術規(guī)范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主要有:科學污水灌溉、合理使用農藥、合理施用化肥、施用化學改良劑。
1、科學污水灌溉
工業(yè)廢水種類繁多,成分復雜,有些工廠排出的廢水可能是無害的,但與其他工廠排出的廢水混合后,就變成有毒的廢水。因此在利用廢水灌溉農田之前,應按照《農田灌溉水質標準》規(guī)定的標準進行凈化處理,這樣既利用了污水,又避免了對土壤的污染。
2、合理使用農藥
合理使用農藥,這不僅可以減少對土壤的污染,還能經濟有效地消滅病、蟲、草害,發(fā)揮農藥的積極效能。在生產中,不僅要控制化學農藥的用量、使用范圍、噴施次數(shù)和噴施時間,提高噴灑技術,還要改進農藥劑型,嚴格限制劇毒、高殘留農藥的使用,重視低毒、低殘留農藥的開發(fā)與生產。
3、合理施用化肥
根據土壤的特性、氣候狀況和農作物生長發(fā)育特點,配方施肥,嚴格控制有毒化肥的使用范圍和用量。
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可增強土壤膠體對重金屬和農藥的吸附能力。如褐腐酸能吸收和溶解三氯雜苯除草劑及某些農藥,腐殖質能促進鎘的沉淀等。同時,增加有機肥還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的流動條件,加速生物降解過程。
4、施用化學改良劑
在受重金屬輕度污染的土壤中施用抑制劑,可將重金屬轉化成為難溶的化合物,減少農作物的吸收。常用的抑制劑有石灰、堿性磷酸鹽、碳酸鹽和硫化物等。例如,在受鎘污染的酸性、微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或堿性爐灰等,可以使活性鎘轉化為碳酸鹽或氫氧化物等難溶物,改良效果顯著。
因為重金屬大部分為親硫元素,所以在水田中施用綠肥、稻草等,在旱地上施用適量的硫化鈉、石硫合劑等有利于重金屬生成難溶的硫化物。
對于砷污染土壤,可施加Fe2SO43和MgCl2等生成FeAsO4、Mg?NH4AsO4等難溶物減少砷的危害。另外,可以種植抗性作物或對某些重金屬元素有富集能力的低等植物,用于小面積受污染土壤的凈化。如玉米抗鎘能力強,馬鈴薯、甜菜等抗鎳能力強等。有些蕨類植物對鋅、鎘的富集濃度可達數(shù)百甚至數(shù)千ppm,例如,在被砷污染的土壤上谷類作物無法生存,但在其上生長的苔蘚砷富集量可達1250×10-6。
總之,按照“預防為主”的環(huán)保方針,防治土壤污染的首要任務是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對已污染的土壤,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控制土壤污染物的遷移轉化,改善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yōu)質、安全的農產品。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外文名:Control status),大致可分為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兩大類。無機污染物主要包括酸、堿、重金屬,鹽類、放射性元素銫、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機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機農藥、酚類、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滌劑、3,4-苯并芘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廄肥帶來的有害微生物等。
https://baike.sogou.com/v259400.htm?fromTitle=%E5%9C%9F%E5%A3%A4%E6%B1%A1%E6%9F%93
7,農作物病蟲害
玉米大斑病
癥狀:
該病又稱條斑病、煤紋病、枯葉病、葉斑病等。主要為害玉米的葉片、葉鞘和苞葉。葉片染病先出現(xiàn)水漬狀青灰色斑點,然后沿葉脈向兩端擴展,形成邊緣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v裂。嚴重時病斑融合,葉片變黃枯死,潮濕時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層。下部葉片先發(fā)病。
防治方法:
(1)加強農業(yè)防治,適期早播,避開病害發(fā)生高峰。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葉,降低田間相對濕度,使植株健壯,提高抗病力。玉米收獲后,將秸稈集中處理,經高溫發(fā)酵用作堆肥。實行輪作。
(2)藥劑防治,可在心葉末期到抽雄期或發(fā)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隔10天防一次,連續(xù)防治2—3次。玉米大斑病及防治方法
玉米大斑病又稱條斑病、煤紋病、枯葉病、葉斑病等,在我國分布很廣,但主要以東北、華北北部和西北等溫度較低地區(qū)以及南方山區(qū)發(fā)病較重。20世紀80年代以來,育種工作者通過對育種材料導入多種抗源,使大斑病的發(fā)生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生產上使用的品種大多具有較好抗性,但仍有少數(shù)品種感病較重,尤其是特用玉米更應引起重視。
一、癥狀
玉米整個生長期都可以感染大斑病,但在自然條件下,苗期很少發(fā)病。到玉米生長中后期,特別是抽穗以后,病情逐漸加重,此病主要危害葉片,也能危害葉鞘和苞葉。受害葉片初呈水漬狀青灰色小斑點,然后沿葉脈向兩端擴展成中央為黃褐色或青灰色,邊緣為暗褐色的棱形斑??共∑贩N只發(fā)生淡黃色小點或黃白色病斑,感病品種后期病斑??v裂,嚴重時病斑融合連片,導致葉片桔黃壞死。潮濕時病斑上還可產生大量的黑色霉層,嚴重時在葉鞘、苞葉、雌花柱頭和雄花穎苞上也能產生黑色霉層。該病一般是下部葉片先發(fā)病,再由下向上發(fā)展,干旱年份也有中上部葉片先發(fā)病的。在氣候濕潤和田間密度較大的情況下,病害發(fā)展較快,一個月左右即可使整株葉片枯死。
二、病原
玉米大斑病病原菌是一種蠕泡菌(Helminthosporicum turcicum Pass)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叢梗孢目,暗色孢科。玉米大斑病菌的分生孢子梗自氣孔伸出,青褐色,單生或2~6根束生,褐色不分枝,直立或膝狀彎曲,基細胞較大,頂端色淡,2~8個隔膜。分生孢子呈校形或長梭形,頂端細胞橢圓形,基細胞尖錐形,臍明顯,突出于基細胞外部,有2~7個隔膜。分生孢子尺度,形狀常因環(huán)境條件、營養(yǎng)條件或危害部位不同而有很大差異。此病在自然條件下一般不產生有性世代,但在培養(yǎng)基上可產生子囊殼。成熟的子囊殼為果黑色,呈橢圓形或圓形,外層由黑褐色擬薄壁組織組成。子囊圓柱形或棍棒形,有短柄。子囊孢子無色透明,成熟呈褐色,近校形,直或略彎曲,多為3個隔膜,隔膜處縊縮。
玉米大斑病菌存在生理?;F(xiàn)象,具有不同的生理小種,目前據美國報道已有4個,即1號、2號、3號和4號小種。1號小種主要侵害水平抗性的多基因型玉米品種,產生萎蔫斑,在Ht1單基因抗性品種上則只產生退綠斑;2號小種在這些品種上均產生萎蔫斑。我國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1號、2號和3號小種。
三、傳播途徑和發(fā)病規(guī)律
病原菌主要以休眠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玉米病殘組織上越冬,成為翌年發(fā)病的初侵染源,種子也可帶菌。當玉米植株受到侵染后,經10多天就可在病斑上產生分生孢子,通過氣流和葉片相互摩擦接觸傳播進行再侵染。玉米大斑病的流行主要取決于玉米感病品種的感病程度,但與環(huán)境條件也有著密切的關系。發(fā)病的最適溫度為20~25℃,相對濕度為90%以上。在氣溫高于25℃或低于15℃,相對濕度小于60%時,則病害的發(fā)展受到抑制。一般情況下,平川水地較山旱地發(fā)病重,連作較倒茬發(fā)病重,多雨年份較干旱年份發(fā)病重,種植密度大的比密度小的發(fā)病重,土地瘠薄者較土地肥沃者發(fā)病重。
四、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目前我國生產上使用的普通玉米品種大多為高抗類型,但特用玉米品種間抗性差異較大,因此選用品種必須經過嚴格的抗病鑒定方可大面積使用。
2.消滅初侵染源。玉米收獲后要及時翻耕,將遺留田間的病株殘體翻入土中,以加速腐爛分解。并將秸稈集中經高溫發(fā)酵,使其充分腐熟后,再用作肥料。未作處理的秸稈在第二年玉米播種前應燒毀或是封存。
3.改進栽培技術。實行輪作、間作,增施肥料,適時播種,合理密植,掌握適宜的灌水量及次數(shù)等。保持玉米田間通風透光好,干、濕度適宜的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
4.藥劑防治。在發(fā)病初期可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5%苯菌靈乳油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噴灑1次,連續(xù)防治2~3次即可收到良好效果。先天不育型空稈 又稱“公玉米”,產生的原因是種子內在問題。如種子生理機制衰退、新陳代謝失調、輸導組織受障礙,致莖稈中的養(yǎng)分不能輸送給果穗,幼穗腋芽因缺乏營養(yǎng)物質而不發(fā)育,但雄穗正常。
不稔穗型空稈 是指植株上有幼穗雛型,但不抽花絲,不結籽粒。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土壤瘠薄,養(yǎng)分不能滿足玉米生產所需,生殖器官不能形成;二是密度過大,群體郁蔽,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光合生產率低,個體瘦弱,影響雌穗發(fā)育;三是管理跟不上,田間缺水少肥,造成植株早衰;四是抽穗前出現(xiàn)掐脖旱或中期遇有低溫冷害,影響或抑制了幼穗的分化,有時發(fā)育終止,造成空稈;五是機械損傷或蚜蟲等為害猖獗;六是品種選擇失誤,不能適應或不能完全適應當?shù)氐臈l件,影響了穗分化,從而導致空稈;七是氣候因素:(1)干旱。生長期間6月份干旱造成了小苗率高,其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受到嚴重抑制,株矮稈細,難以正常結穗,空稈率增高。(2)高溫。玉米抽雄、吐絲前后5天,溫度過高易降低花粉生活力,影響授粉結實,空稈率高。(3)多雨、低光照。7、8月份在春玉米抽雄、吐絲期間出現(xiàn)的多雨連陰天氣是影響玉米授粉,導致空稈的一個重要原因。八是栽培因素。從品種看,生產上春玉米空稈發(fā)生程度較高,這是因為春玉米抽雄、吐絲期受高溫多雨影響大。從密度和投入看,每畝超過4500株,空稈率明顯上升。因為大群體的玉米生長前期,供應養(yǎng)分不足,難于達到苗齊、苗壯,植株個體生長不健壯,影響雌、雄穗的分化,從而導致玉米空稈率上升;九是土壤有機質含量和施肥量。同一品種,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的空稈率低。生產上肥料施用不足空稈率上升;十是病蟲害的影響。高溫、高濕持續(xù)時間長,誘發(fā)病害種類多,面積廣,為害重,也會加重空稈的形成。
8,農業(yè)環(huán)境的污染主要來自哪些方面
農業(yè)環(huán)境的污染只要來源有:
1、重金屬污染
土壤一旦遭受重金屬污染,恢復起來很難,因此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嚴格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對于已經污染的土壤,要采取一切措施,阻止重金屬進入食物鏈,影響人體健康。
2、農藥污染
長效性農藥由于化學結構較穩(wěn)定,不易被酸、磷、氧和紫外線等的作用所分解,且脂溶性強而水溶性小,噴撒時除一部分為作物所吸收、造成作物內的殘留外,降落到地面的農藥,有的殘留于土壤中,被土壤動物如蚯蚓等所攝取而在其體內積累與濃縮,并通過家禽的捕食等輾轉為害
3、化肥污染
長期過量施用化肥或施用不當可造成明顯的環(huán)境污染或潛在性污染。除由于長期單一施用化肥,有機質得不到及時補充而造成的土質惡化和土壤生產力減退外,化肥中的氮、磷元素還會造成水體富營養(yǎng)化,使藻類等水生生物大量孳生,導致缺氧和嫌氣分解,使魚類失去生存條件。
4、堿及無機鹽污染
由于這類污染物來自工業(yè)“三廢”和城市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因此,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及時處理工業(yè)“三廢”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做到達標排放,控制污染物進入農業(yè)環(huán)境才是最根本的解決辦法。
擴展資料:
農業(yè)環(huán)境的保護措施:
1、控制和消除污染源
世界各國已頒布幾十項有關農業(yè)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條例,規(guī)定了50多種污染物的環(huán)境標準。中國已頒布的有關條例有《農田灌溉水質標準》、《農藥安全使用標準》、《農業(yè)環(huán)境保護工作條例》、《農業(yè)環(huán)境監(jiān)測條例》等。
2、農業(yè)環(huán)境監(jiān)測
目的在于迅速掌握農業(yè)環(huán)境污染的現(xiàn)狀和動向,提供預報資料,以便及早采取相應措施,防止污染物質為害,并為制訂長期對策提供科學依據。監(jiān)測內容以為害農業(yè)環(huán)境的主要污染物為重點,在緊急情況下,可進行特定項目的監(jiān)測。
3、污染防治措施
利用植物防治。如選用具有較強抗性和耐污性的樹種營造防污林帶,以阻止大氣污染物的擴散,并通過林網吸收污染物質等。某些對污染物敏感的植物,則可作為指示植物用來監(jiān)測大氣污染。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農業(yè)環(huán)境污染農業(yè)環(huán)境污染主要指過度施用化肥、農藥造成的土壤污染,焚燒秸稈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和土壤氮、磷、鉀的缺失,大量畜禽糞便對水體的污染,新興的溫室農業(yè)產生的塑料等廢棄物對環(huán)境的污染等。
農業(yè)環(huán)境遭受污染,制約著農業(yè)由數(shù)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對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和人體健康構成了威脅。因此,人們應當采取措施,積極預防農業(yè)環(huán)境被污染和破壞,對于已經污染的農田,應當盡快恢復其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污染主要指過度施用化肥、農藥造成的土壤污染,焚燒秸稈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和土壤氮、磷、鉀的缺失,大量畜禽糞便對水體的污染,新興的溫室農業(yè)產生的塑料等廢棄物對環(huán)境的污染等。
農業(yè)環(huán)境污染防治措施:
1、科學地使用農藥能夠有效地消滅農作物病蟲害,發(fā)揮農藥的積極作用。合理選擇不同農藥的使用范圍、噴施次數(shù)、施藥時間以及用量等,使之盡可能減輕農藥對土壤的污染。
2、科學地利用污水灌溉農田。廢水種類繁多,成分復雜,有些工業(yè)廢水可能是無毒的,但與其他廢水混合后,即變成了有毒廢水。
3、積極推廣生物防治病蟲害。為了既能有效地防治農業(yè)病蟲害又能減輕化學農藥對的污染,需要積極推廣生物防治方法,利用益鳥、益蟲和某些病原微生物來防治農林病蟲害。
4、不要長期過量使用同一種肥料,掌握好施肥時間、次數(shù)和用量,采用分層施肥、深施肥等方法減少化肥散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5、在農業(yè)生產中,特別是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禁止進行污水灌溉和使用農用污泥。
農業(yè)環(huán)境污染 - 搜狗百科
農業(yè)環(huán)境遭受污染,制約著農業(yè)由數(shù)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對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和人體健康構成了威脅。因此,我們應當采取措施,積極預防農業(yè)環(huán)境被污染和破壞,對于已經污染的農田,應當盡快恢復其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農業(yè)環(huán)境污染主要指過度施用化肥、農藥造成的土壤污染,焚燒秸稈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和土壤氮、磷、鉀的缺失,大量畜禽糞便對水體的污染,新興的溫室農業(yè)產生的塑料等廢棄物對環(huán)境的污染等。
https://baike.sogou.com/v844524.htm?fromTitle=%E5%86%9C%E4%B8%9A%E7%8E%AF%E5%A2%83%E6%B1%A1%E6%9F%93
1、化肥
植物生長需要肥料,其中氮肥、磷肥是必不可少的同時也是污染環(huán)境的兩類。因為中國式農業(yè)多為粗放式農業(yè),化肥施用過多,農作物沒有吸收的花費隨著地表徑流匯入河流湖泊,造成水體富營養(yǎng)化,藻類瘋長使水體do缺失成為厭氧狀態(tài),變得發(fā)黑發(fā)臭;
2、農藥
為防蟲害、為了農作物表面光鮮,我們使用了大量的農藥。在以前施用的ddt等有機農藥很難降解,在生物體內不斷富集,最后通過食物鏈一層一層地污染、傷害環(huán)境生物和人類。農業(yè)環(huán)境的污染主要來自工業(yè)及城市污染源、農業(yè)自身污染源。
一、工業(yè)及城市污染源。主要是指工礦企業(yè)排放的“三廢”污染源和城市排入農業(yè)環(huán)境中的城市垃圾、生活廢水污染源,構成了我國環(huán)境的主要污染源,同時也是農業(yè)環(huán)境的最大威脅和主要污染源。
二、大氣污染。我國能源結構落后,煤炭是工農業(yè)生產和生活能源的主體。同時,燃煤排放的廢氣是構成我國大氣污染的最主要的因素。大氣中污染物的種類繁多,但造成農業(yè)環(huán)境污染危害最重的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氟化物。酸雨的出現(xiàn)是大氣污染嚴重的必然結果。
三、工業(yè)廢水。我國工礦企業(yè)技術水平普遍不高,工業(yè)水循環(huán)水利用效率低。大量的工業(yè)廢水幾乎不經任何處理就排向江河湖庫,首先造成對農業(yè)灌溉水源和漁業(yè)養(yǎng)殖水面的污染,進而通過灌溉污染土壤、農作物,造成危害。
四、工業(yè)及城市固體廢棄物。工礦企業(yè)和城市垃圾對農業(yè)環(huán)境的影響,一方面是占用大量耕地,另一方面,由于垃圾堆放缺乏必要的防滲、防淋、防流失等措施而造成污染。許多工礦廢渣中重金屬含量很高,造成近郊區(qū)土壤重金屬污染嚴重。城市垃圾一方面可能含有病菌及其它致病微生物,造成水體和土壤的生物污染,傳染疾病,另一方面使土壤理化性狀惡化,耕作條件變壞。
五、農藥污染。農藥對于治理農作物病蟲草害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近年來施用量的提高,加之許多農藥具有不易分解的特性,已對整個生態(tài)環(huán)境產生了不良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造成生態(tài)失衡。農藥在直接殺傷害蟲的同時,害蟲天敵也受到了毒殺,使用農藥人為地使生物種群分布發(fā)生變化,最終導致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下降。而生態(tài)失衡會使我們陷入蟲越殺越多,越殺越難殺的惡性循環(huán)中。二是造成環(huán)境污染。農藥對土壤、水、大氣、農作物、野生動植物均具有不良影響,造成地力下降,水體污染,使畜禽染病,農殘超標。
六、化肥污染。在作物生長過程中,不注意科學、合理地施用化肥,盲目追求大肥大水,致使化肥利用率低,污染環(huán)境,同時也使農產品中硝酸鹽含量增高,品質下降。同時因多施無機肥,少施有機肥,致使土地沙化,土壤侵蝕嚴重,土壤酸化、板結,團粒結構破壞嚴重,土壤肥力下降。另外,由于氮、磷流失,造成水體富營養(yǎng)化問題。
七、農膜污染。農用塑料地膜是一種高分子的碳氫化合物,在自然條件下很難降解。土壤中的殘膜破壞土壤的團料結構,造成土壤板結,削弱土壤的蓄水功能,使土壤透水、透氣性降低,防礙土壤生物的生存,破壞了土壤的生態(tài)平衡,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從而導致農作物的減產。
八、畜禽養(yǎng)殖場糞便。許多地方畜禽糞便未經有效處理便直接進入農田或堆放,造成了農業(yè)環(huán)境的污染,在某些地區(qū)畜禽糞便已成為最大的有機污染源。
畜禽糞便如果未經治理,會給環(huán)境帶來一系列危害:1,占用土地和污染農田生態(tài)環(huán)境。2,污染水體。畜禽糞便會通過直接排放和在堆放儲存過程中因降雨或其他原因進入水體。3,惡臭,是來自畜禽糞便、污水、飼料、畜禽尸體的腐敗分解而產生的臭氣,包含氨、硫化氫,揮發(fā)性脂肪酸、酚類、醛類、胺類、硫醇類等。4,生物病源菌污染。一是以水,特別是以飲用水直接傳播,二是以水生動、植物為中間宿主或媒介,通過人們生食而傳播傳染病或寄生蟲病。
9,金魚魚病防治方法
每次換水的時候 ,用百分之十的食鹽水把魚泡十分鐘【時間別太長了】,包你的魚長命金魚常見的防治方法金魚的常見疾病,大致上可分為傳染性和非傳染性兩種,其致病因素和病狀各異,
病毒和細菌性魚病病毒和細菌性魚病,一般均屬傳染性魚病,這種傳染性魚病病種較多而復雜,而且有的病毒和細菌往往傳染較快,危害較廣。為此,作為重點介紹如下:
?。?)出血病
?、俨∫颍阂鸾痿~患出血病的因素較為復雜,一般有病毒性、細菌性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引發(fā)。一般認為由單胞桿菌和寄生蟲侵略者害魚體或操作粗心,致使魚體周身或局部受損產生充血、溢血、潰瘍等現(xiàn)象。
?、诎Y狀:病魚眼眶四周、鰓蓋、口腔和各種鰭條的基部充血。如將皮膚剝下,肌肉呈點狀充血,嚴重時全部肌肉呈血紅色。某些部位有紫紅色斑塊,重則口腔、眼及內臟均有出血現(xiàn)象,病魚呆浮或沉癥懶游。輕者會欲減退,重者拒食、體色暗淡、清瘦、分泌物增加,有時并發(fā)水霉、敗血癥而死亡。
?、畚:土餍星闆r:患病的有當年魚和少數(shù)一齡金魚,最小的金魚全長2.9厘米開始發(fā)病,能引起金魚大量死亡。一般6-8月為流行季節(jié)。
④防治方法:小金魚培養(yǎng)過程中,適當稀養(yǎng),保持池水清潔。每周要有三天投喂水蚤、劍水蚤、水蚯蚓等鮮活食料對預防此病有一定效果。流行季節(jié)用漂白粉1ppm濃度遍灑,每15天進行一次預防,有一定作用,用紅老素10ppm濃度浸洗50-60分鐘,再用呋喃西林0.5-1ppm濃度全池遍灑,10天后再用同樣濃度全池遍灑。嚴重者在10公斤水中,放入100萬單位的卡拉霉素或8-16萬單位的慶大霉素,病魚水浴靜養(yǎng)2-3小時,多則半天后換入新水飼養(yǎng),每日一次,一般2-3次即可治愈。
?。?)爛鰓病
?、俨∫颍河杉毦ㄕ城蚓┮鸬姆Q為細菌性爛鰓,又叫烏頭瘟。其菌體有群集和耐鹽能力差的特性,鏡檢菌體兩端鈍圓、細長、無鞭毛,一端固定在鰓組織上,另一端左右擺動,較易認辨。
②癥狀:鰓絲呈粉紅或蒼白,繼而組織破壞,粘液增多,帶有污泥,嚴重時鰓蓋骨的內表皮充血,中間部分的表皮亦腐蝕成一個略成圓形的透明區(qū),俗稱“開天窗”,軟骨外露。由于鰓絲組織被破壞造成病魚呼吸困難,常游近水表呈浮頭狀,病情嚴重的病魚,在換清水后仍有浮頭現(xiàn)象。
③危害和流行情況:水溫在20℃以上即開始流行。流行季節(jié)以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為多見。
?、芊乐无k法:用食鹽2%濃度水溶液浸洗。水溫在32℃以下,浸洗5-10分鐘。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20ppm濃度浸洗10-20分鐘;或用2ppm的呋喃西林溶液全池潑灑,浸洗數(shù)天,再更換新水。用青霉素或慶大霉素溶于池(缸)中,用藥量為青霉素80-120萬單位(莊大霉素16萬單位)溶于50公斤水全池潑灑。每立方米用1.5-3克五倍子煎汁全池潑灑。
(3)腸炎病
?、俨∫颍航痿~發(fā)生腸炎其病因尚未完全肯定。但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此病是由腸道點狀產氣單胞桿菌引起,故又稱細菌性腸炎,又叫爛腸瘟。
②癥狀:病魚開始時呈現(xiàn)呆浮、行動緩慢、離群、厭食、甚至失去食欲,魚體發(fā)黑,頭部、尾鰭更為顯著,腹部出現(xiàn)紅斑,肛門紅腫,初期排泄白色線狀粘液或便秘。嚴重時,輕壓腹部有血黃色粘液流出。將病魚進行解剖,可看到腸道發(fā)炎充血,甚至腸道發(fā)紫,故很快就會死亡。
?、郯l(fā)病季節(jié):多見于4-10月。
?、芊乐畏椒ǎ杭晌垢瘮∽冑|的飼料,防止傷食遇寒。在5公斤水中溶呋喃西林或痢特靈0.1-0.2克,然后將病魚浸浴20-30分鐘,每日一次。平時預防,還可用土霉素0.25克,或四環(huán)素0.25克;或氟哌酸0.1克等抗菌素藥物,藥量為50公斤水中放2粒,浸浴2.3天后換水。用呋喃西林或痢特靈藥液全池潑灑,藥量按每50公斤水放0.1克。用每1公斤魚體重用0.1克的痢特靈拌在人工飼料中投喂病魚,每天一次,連喂3-4天。
?。?)豎鱗病(松鱗病、鱗立?。?
①病因:是由于小型點狀相毛桿菌感染引起的內部疾病。
?、诎Y狀:一般病魚兩側鱗片向外炸開,表皮粗糙,粘液分泌較少,鰭基部組織發(fā)炎充血,水腫,腹部膨脹,重則死亡。
?、郯l(fā)病季節(jié):一般以冬、春兩季為多見,危害較大的是2齡以上的金魚。
?、芊乐无k法用2%的食鹽和3%小蘇打混合液浸洗病魚10-15分鐘,然后放入含微量食鹽(1/10000-1/5000)的嫩綠水中靜養(yǎng)。呋喃西林20ppm溶液浸洗病魚20-30分鐘。呋喃西林1-2ppm全池潑灑。水溫20℃以上用1-1.5ppm,20℃以下用1.5-2ppm。禽畜用紅霉互0.2-0.5ppm 全池潑灑。
?。?)水霉病(膚霉病、白毛病)
?、俨∫颍河伤咕忠u魚體,寄生在魚體諸鰭傷口或敗壞的魚卵上的一種魚病,是一咱真菌性皮膚病。
②癥狀:病魚體表或鰭條上有灰白色如棉絮狀的菌絲所以又稱后毛病。菌絲體著生處的組織壞死,傷口發(fā)炎充血或潰爛。嚴重時菌絲體厚而密,魚體負擔過重,游動遲緩,食欲減退終致死亡。
?、哿餍屑竟?jié):終年均可發(fā)生,尤其早春、晚冬及陽光不足,陰雨連綿的黃霉季節(jié)更為多見。
?、芊乐畏椒ū苊怍~體受傷,越冬前用藥物浸洗或全池遍灑殺滅寄生蟲。用孔雀石綠5-10%涂沫傷口或孔雀石綠66ppm浸洗3-5分鐘。用4-5‰食鹽加4-5‰小蘇打混合溶液全池遍灑。每立方米水體用五倍子2克煎汁全池潑灑。
(6)打粉?。ò滓虏。?
?、俨∫颍哼@是由于嗜酸卵甲藻侵入魚體而引起的一種疾病。又稱卵藻病。
?、诎Y狀:痛魚初期體表粘液增多,背鰭、尾鰭及體表出現(xiàn)白點,白點逐漸蔓延至尾柄、頭部和鰓內。粗看與白點病相似。繼而白頭相接重疊,周身臨其境好似空了一層白衣,故得名。病魚早期出現(xiàn)不像以往搶食,食欲減退,精神呆滯,腹鰭不暢,很少游動。后期病魚游動遲緩,不時呆浮水表或群集成團。最后魚體逐漸消瘦呼吸受阻導致死亡。
?、哿餍星闆r:此病發(fā)生在酸性池水中,主要危害當年金魚,春末至初秋,水溫22-32℃時為流行季節(jié)。
④防治方法將病魚轉移到微堿性水質(pH為7.2-8.0)的魚池(缸)中飼養(yǎng)。用生石灰5-20ppm濃度全池遍灑。適用于室外土池或大魚池。用碳酸氫鈉(小蘇打)10-25ppm全池遍灑。適用于小水體。
?。?)打印病(腐皮?。?
?、俨∫颍河牲c狀產氣單胞菌侵入魚體表造成魚體肌肉腐爛發(fā)炎而成。
?、诎Y狀:發(fā)病部位主要在背鰭和唯利是圖鰭以后的軀于部分,其次是腹部側或近肛門兩側,少數(shù)發(fā)生在魚體前部。病初先是皮膚、肌肉發(fā)炎,出現(xiàn)紅斑,后擴大成圓形或橢圓形,邊緣光滑,分界明顯,似烙印,俗稱“打印病”。隨著病情的發(fā)展,鱗片脫落,皮膚、肌肉腐爛,甚至穿孔,可見到骨骼或內臟。病魚身體瘦弱,游動緩慢,嚴重發(fā)病時,陸續(xù)死亡。
?、哿餍星闆r:全國場有發(fā)生,以夏季水溫28-32℃左右是流行高峰期。
?、芊乐畏椒ǎ涸诎l(fā)病季節(jié)用1ppm的漂白粉全池潑灑消毒。用20ppm呋喃西林藥欲10-20分鐘。每尾金魚注射青愿素10萬國際單位(或4萬國際單位)。同時用高錳酸鉀溶液擦洗患處,每500克水用高錳酸鉀1克。
?。?)白頭白嘴病
①病因:由粘球菌侵入魚體而產生
?、诎Y狀:病魚頭部和嘴圈為乳白色,唇似腫脹,以致嘴部不能開閉而呼吸困難。嚴重病魚,病變部有潰瘍,個別魚頭部充血。病魚漂浮于水面,較瘦、體色赤,對人、垢反應遲鈍,不久死亡。
?、哿餍星闆r:一般在5月上旬-7月下旬為流行季節(jié),主要侵害金魚魚苗,發(fā)病快,來勢錳,危害嚴重。
?、芊乐无k法與爛鰓病相同。
?。?)金魚爛尾病
?、俨∫颍杭纳x損傷的組織受細菌感染所致。
?、诎Y狀:痛魚尾鰭呈白色,末端裂開,嚴重時尾鰭可爛掉。此病多發(fā)生在尾鰭較薄的金魚的品種,尤以珍珠魚較常見。
?、哿餍星闆r:從當年魚到產卵親于都會患此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化此病。
?、芊乐无k法用孔雀石綠1%濃度水溶液涂抹患處。每天一次,連續(xù)3-5天。再用1-2ppm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1ppm全池遍灑。用利凡諾0.8-1.5ppm全池遍灑。適用于名貴品種。(一)魚瘟。魚瘟是金魚春季的一種疾病,常因金魚冬伏少動,光照不足等因素引起金魚體質衰弱,精神不振等癥狀。到黃梅季節(jié),其發(fā)病癥狀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嚴重的可導致金魚死亡。
防治方法:魚瘟病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只有做好預防工作。每年開春季節(jié),要經常給金魚曬太陽以增強其體質。若金魚發(fā)生魚瘟應盡快將其隔離或淘汰掉。
(二)白云病。是由寄生在魚體上的口絲蟲或鞭毛蟲、斜管蟲引起的一種疾病。其體表各處附有一層白色的薄霧狀物質,這是寄生蟲迅速繁殖、刺激寄生處的上皮細胞所引起的皮膚分泌物增多的結果。
防治方法:用1∶50000的高錳酸鉀液浸浴病魚,每次10--30分鐘。當水溫較低誘發(fā)白云病時,可用2%--2.5%食鹽水浸洗病魚15分鐘后,再放回清水中,反復進行。嚴重病例可用1%食鹽水浸洗1小時。
(三)腐皮病。這是金魚的常見疾病,主要流行于夏秋季。金魚患部紅腫,表皮腐爛,象打上的紅印記,多出現(xiàn)在金魚腹部兩側,一般是魚體受傷后被細菌感染所致。
治療方法:用毛筆蘸消毒藥水(如紅汞或高濃度高錳酸鉀溶液)擦洗或涂抹患部,隔日1次,3--4次即可治愈。
(四)爛尾病。該病是由粘球菌感染引起,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病魚尾鰭掃帚狀腐爛。
治療方法:用1%孔雀石綠擦洗患處,隔日1次,3--4次即可治愈。在治療食用魚時,禁止使用孔雀石綠。
(五)白點病(又稱小爪蟲病)。該病是由小爪蟲寄生在魚體上所造成。小爪蟲的繁殖溫度為3--25℃,適宜繁殖溫度是14--17℃。發(fā)病時,病魚體表、鰓絲出現(xiàn)白點狀囊泡,傳染很快;多發(fā)生在春季秋季,病魚表現(xiàn)極不活潑,經常滯留在水面上。
治療方法:把病魚放入0.5×10(的負6次方)的醫(yī)用甲基藍溶液中,在21--26℃水溫下長時間浸浴,或用0.5%--1%的小蘇打水浸浴10--15分鐘。由于幼魚對藥液的抵抗力比成魚弱,浸浴時間應適當縮短。病情嚴重時每日浸浴1--2次。
(六)水霉病(又名膚霉病、白毛病)。該病的發(fā)生主要是飼養(yǎng)過程中和在撈魚時碰傷魚體,或由寄生蟲破壞魚皮膚,使水霉菌侵入傷口寄生。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尤其在梅雨季節(jié)多見。水霉菌侵入傷口后,初期癥狀不明顯;當肉眼能看到時,菌絲已向外大量繁殖,病魚體表可見白色絨狀的菌絲(白毛)。金魚染上此病后,焦燥不安,游動失常,行動緩慢,食欲減退,皮膚粘液增多。嚴重時,魚體長滿白毛,以致死亡。
防治方法:魚體應常有陽光照曬,換水時投入適量的食鹽進行殺菌消毒。撈魚時應避免擦傷魚體。治療病魚可用1%食鹽水每次浸浴30分鐘。在發(fā)病季節(jié),每周用1∶10000的食鹽水潑灑池中可起到預防作用。
(七)豎鱗病(即松鱗病)。該病是由于水質惡化魚體傷口感染一種水型點狀極毛桿菌所致。病魚鱗片局部或全身向外張開豎起,游動遲緩,有時腹部水腫,嚴重時2--3天便死亡。
治療方法:把病魚放入等量的2%食鹽與3%碳酸氫鈉混合水溶液中浸浴10分鐘,每日2次連續(xù)2--3日?;蛟?0升水中加入搗爛的蒜頭250克,給病魚浸浴數(shù)次,也可治病。
(八)氣泡病(又名焦尾病)。該病是由于水中溶解氣體過多而引起的,主要危害幼魚。魚鰭吸附許多大小不同的小氣泡并使該部位發(fā)紅、糜爛,影響魚游泳及魚體平衡。
防治方法:立即將病魚移入稍涼的清水中飼養(yǎng)一段時間,即可使其恢復正常。
(九)魚虱病。由肉眼可見的形似臭蟲的魚虱侵入金魚魚體和鰓寄生引起的。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每年6--8月最為流行。魚虱利用口刺和大顎刺傷和撕破魚體組織,吸食魚血,使魚體消瘦并集群在水面或養(yǎng)魚容器的邊角處,逐漸死亡。有的病魚由于魚虱用口剌吸血時分泌的毒液的刺激,使病魚極度不安、狂游、跳躍。該病可以引起金魚死亡。
防治方法:放養(yǎng)魚苗前要用生石灰?guī)逄翚缢恤~虱成蟲、幼蟲和卵塊。養(yǎng)魚池或其他容器用水應經過過濾,防止魚虱和其幼蟲隨水流入魚池或養(yǎng)魚容器。發(fā)現(xiàn)有魚虱寄生后,應用2.5%敵百蟲每立方米水體用藥1克全池潑灑。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冬春是金魚魚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特點是發(fā)病率高,病程長、治愈較困難等,若治療不及時,會造成嚴重后果。所以做好入缸前的消毒工作的同時,以下防病措施也要注意:
1、防止溫差過大,室溫最好保持2~10℃之間,水溫的升降應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使魚體逐漸適應,否則易患感冒,魚鰾失調癥,受熱病等。
2、合理調控水質,適時排出底部污水,兌入水溫相同的干凈新水,一般情況下?lián)Q水不超過總水量的1/3,配有氣泵的要適時開機增氧,使金魚保持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增強抗病力。
3、適當投餌,水溫6℃左右金魚就開始攝食,以投喂魚蟲干或人工配合飼料為好,投餌應掌握“寧少勿多,餌不過夜”的原則,適當投餌有利于金魚增強體質,提高抗病力。
4、及時消毒水體
可用食鹽、漂白粉等消毒。食鹽的用量是每50kg水中放5g食鹽,魚體消毒用2%~3%的食鹽水或10×10-6的高錳酸鉀浸泡10分鐘,正常情況下每半月一次,可結合撈魚、換水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