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里能放蟲草菇和香菇嗎你好!都能放的不會有什么問題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排骨里能放蟲草菇和香菇食材很豐富。搭配起來也很好。
要燉出好喝又營養(yǎng)的排骨湯,新鮮的食材是必備;排骨的清洗也很重要;焯水去腥很關鍵;最好進行第二次清洗;最好選砂鍋或者鋼化玻璃鍋;配料也很關鍵;添加當季新鮮食材如蓮藕和玉米等。
排骨湯怎么燉好喝又營養(yǎng):
1、選材
要想燉出一鍋好燙,新鮮的食材是必備,所以挑選排骨的時候要挑選新鮮的食材。一般來說肉色鮮艷帶有還未凝固的血跡屬于新鮮排骨,如果顏色發(fā)暗,表面血跡凝固干涸,說明排骨不新鮮,最好別買。(另外建議大家去人流量較大的菜市場,一般都是當天的新鮮食材)。
2、清洗
排骨的清洗也很重要,買的的排骨一般建議在水龍頭下用流動水多清洗幾遍,最好是洗到水里面看不到明顯的血水為止。如果時間充足的話,可以提前將買來的排骨浸泡幾個小時,期間換幾次水,這樣有助于排骨中的血污排解出來,可以減少排骨的腥味。
3、焯水去腥很關鍵
這一步可以說是做好排骨湯最重要的一步了,如果這步去腥不到位的話,做出來的排骨湯腥味會很重。去腥的關鍵法寶就是大量的生姜。一般是將清洗好的排骨小火上鍋開燉,然后加入大量生姜,小量花椒,一小片香葉,一兩勺料酒,幾半截大蔥,用極小的火煮開,然后將排骨撈出。
4、二次清洗
焯過水的排骨最好進行第二次清洗,用的是70-80攝氏度的熱水清洗兩遍,這樣做的為了清洗掉排骨表面的殘渣以及粘在排骨上的浮沫,另外兩次清洗也可以洗掉焯水過程中過重的生姜味,這樣才不會影響排骨湯的原味。
5、選鍋很重要
我們知道想煲出好燙對鍋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想要煲出好燙,最好選砂鍋或者鋼化玻璃鍋,因為湯的味道最佳,其次是不銹鋼鍋,電飯鍋做出來的湯味道更差一點。
6、配料也很關鍵
排骨湯要燉出好燙,僅靠排骨難以達到效果,一般我們需要加點其他做配料。一般是凉清水上鍋,加入幾片生姜,一小片香葉,再加入幾個清洗干凈切片的香菇(一般三到四個為宜),然后將經前面幾個步驟準備好的排骨倒入鍋里,大火煮開,然后改小火慢燉,大概燉煮半小時左右加入幾段大蔥,等大蔥煮到沒有香味的時候要撈出來扔掉。加入香葉、生姜、大蔥是為了二次去腥,放入香菇是為了增加湯味的鮮美。
7、添加當季新鮮食材
燉排骨湯一般會加入其他食材,這個可以根據個人喜好來選,極力推薦蓮藕和玉米。
步驟:
1、排骨清洗干凈后,直接放進冷水鍋里煮一下,煮的時候加幾片生姜片,再加入料酒進去去腥味。大火煮開后再煮5分鐘左右關火。
2、把排骨撈出來后再次清洗干凈瀝干水份。
3、鍋里倒少量的油,油熱后把排骨倒進去翻炒一下。
4、然后往鍋里面加入涼水進去,再加入生姜片,少量的醋進去,蓋上鍋蓋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燉20分鐘左右。
5、準備削皮洗干凈的蓮藕,全都切成塊泡在水里面防止氧化變色。
6、鍋里水燒開后,直接把蓮藕放進去焯下水,這樣做出來的蓮藕排骨湯顏色才不會發(fā)黑。
7、蓮藕煮2分鐘左右撈出來過下涼水。
8、排骨燉20分鐘后往鍋里加入蓮藕,蓋上鍋蓋繼續(xù)小火燉40分鐘左右。
9、40分鐘后加入鹽進去再燉5分鐘左右。
10、最后加入枸杞攪一攪關火,出鍋前撒點蔥花就可以了。
秋冬季節(jié)最適合吃蓮藕了,而蓮藕的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生藕性寒,有清熱除煩、涼血止血散淤之功;熟藕性溫,有補心生血、滋養(yǎng)強壯及健脾胃之效。藕段間的藕節(jié)因含有2%左右的鞣質和天門冬酰胺,其止血收斂作用強于鮮藕,還能解蟹毒。
排骨燉蓮藕可謂是非常的美味,再加上玉米、胡蘿卜燉好的湯簡直鮮美無比;最適合養(yǎng)胃的人來吃;
『排骨蓮藕玉米湯』
配料:排骨500g 玉米1根 胡蘿卜1個 蓮藕一截 生姜2片 鹽1小勺
制作方法:
1、排骨冷水入鍋,焯水幾分鐘,期間撇去浮沫撈出清洗干凈;
2、蓮藕去皮洗凈切塊,胡蘿卜去皮洗凈滾刀切塊,玉米切塊;
3、排骨另起鍋冷水入鍋,放入2片生姜,大火燒開轉中小火煲煮大約30分鐘至排骨5成熟時;
4、放入蓮藕塊、玉米塊,繼續(xù)煲煮至9成熟;
5、倒入胡蘿卜大約煮10分鐘左右至所以食材全部熟透;
6、出鍋之前加入1小勺鹽,繼續(xù)煮2分鐘左右即可出鍋;
豆腐還能有利于大腦生長發(fā)育、預防骨質疏松,還可以預防癌癥;
1.鯽魚所含的蛋白質質優(yōu)、易于消化吸收,常食可增強抗病能力,肝炎、腎炎、高血壓、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患者可經常食用。
2.鯽魚有健脾利濕,和中開胃;
3.鯽魚肉嫩味鮮而且具有較強的滋補作用,非常適合中老年人和病后虛弱者食用,也特別適合產婦食用。
『豆腐鯽魚湯』
配料:鯽魚1條豆腐1塊 料酒2勺 鹽1小勺 姜片4片 大蔥1小截 香菜適量
制作方法:
1、鯽魚放入大碗里,加入2勺料酒、適量的大蔥、2片生姜腌漬15分鐘
2、豆腐切成小塊,開水過一遍
3、鍋內倒入稍微比平時炒菜多的色拉油,燒至微微冒煙的狀態(tài),放入腌漬好的鯽魚,煎至兩面金黃色;
4、加入沒過魚的清水,放入2片生姜,大火燒開,轉中小火燉;
5、大約8-10分鐘之后加入豆腐塊;
6、加入1小勺鹽,繼續(xù)中小火燉5分鐘左右;出鍋后加入小蔥碎或是香菜,味道超級鮮美
7、出鍋后加入蔥碎或是香菜,超級鮮美
海帶含碘量極高,是體內合成甲狀腺素的主要原料,常食可令秀發(fā)潤澤烏黑。海帶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因為海帶中含有大量的碘,海帶中還含有大量的甘露醇,而甘露醇具有利尿消腫的作用,可防治腎功能衰竭、老年性水腫、藥物中毒等。海帶膠質能促使體內的放射性物質隨同大便排出體外,從而減少放射性物質在人體內的積聚,也減少了放射性疾病的發(fā)生幾率。
『海帶玉米老鴨湯』
配料:鴨肉300g 玉米1根 海帶200g 生姜2片
制作方法:
1、鯽鴨肉冷水入鍋,焯水幾分鐘,期間撇去浮沫撈出清洗干凈;
2、鴨肉另起鍋冷水入鍋;
3、放入2片生姜,大火燒開轉中小火煲煮大約40分鐘;
4、海帶清水浸泡,清洗干凈,切成小塊;
5、玉米洗凈切成小塊;
6、40分鐘之后放入海帶;
7、再放入玉米塊,再煲20分鐘左右,食材全部熟透即可;
『排骨白蘿卜玉米煲湯』
配料:排骨300g 白蘿卜半個g 玉米1根 紅棗6顆 生姜片2片 鹽1勺
做法:
1、白蘿卜去皮洗凈,切塊;
2、玉米洗凈切塊;
3、排骨提前冷水下鍋焯水,再次冷水入鍋大火煮開;
4、放入3片生姜片轉文火繼續(xù)煲;
5、大約30分鐘以后,排骨湯呈現白色,加入玉米塊;
6、加入1小勺香醋,大約煲煮15分鐘左右;
7、再加入白蘿卜塊;
8、放入提前泡發(fā)洗凈的紅棗,繼續(xù)煲煮15分鐘左右;
9、出鍋之前的2-3分鐘,加入1勺鹽;
10、雖然只有幾塊排骨,但是這樣吃太滿足了;
板栗
霜降吃栗子主要有兩個功能。其一,板栗具有健脾養(yǎng)胃的功能,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健脾開胃,氣血調暢之后自然可以治療氣血虧虛。除此之外,板栗有一定的補腎作用,中醫(y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對人體免疫力有一定的增強作用,同時也有一定的抵御風寒作用。
推薦菜譜:水煮板栗
做法:
準備板栗一斤左右洗凈備用;
將板栗和半碗水倒入高壓鍋中;
加熱上汽后,10min即可出鍋。
雪梨
梨含有蛋白質,脂肪,糖,粗纖維,鈣、磷、鐵等礦物質,多種維生素等,具有降低血壓、養(yǎng)陰清熱的功效,梨在潤燥水果中可是排前位的,生吃熟吃都可以,潤燥清熱,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
推薦菜譜:玉米雪梨馬蹄排骨湯
做法過程:
雪梨、玉米、馬蹄,去皮,洗凈,切塊;
排骨焯燙一遍,重加干凈的水將全部食材放入鍋中,大火煮滾,轉小火煲2小時即可。
白蘿卜
“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yī)生開處方”這句話大家應該不陌生,在秋冬時節(jié)的過渡期,我們就可以開始吃白蘿卜來養(yǎng)生了。霜降節(jié)氣吃白蘿卜可以起到助消化、化痰定喘以及清熱順氣的效果,白蘿卜還可以治療因為秋燥引起的咽喉腫痛、咳嗽等病癥。
推薦菜譜:蘿卜排骨湯
做法:
排骨用開水汆一下,倒掉含血沫的水,洗凈備用;
將排骨,蔥段,姜片,八角、桂皮、香葉、茴香、干辣椒等倒入鍋中,同時加入料酒、老抽、生抽、鹽等佐調味料,倒水沒過排骨即可;
小火燜煮一個小時后,轉大火,放入切好的白蘿卜;
黑芝麻
黑芝麻具有滋補肝腎、填精益髓、烏發(fā)養(yǎng)顏的作用,是秋季的理想食材。芝麻中的芝麻素能夠清除膽固醇、保護肝臟、穩(wěn)定血壓。而且黑芝麻含有頭發(fā)生長所需的脂肪酸、含硫氨基酸和多種微量礦物質,能有效地防止頭發(fā)脫落,使頭發(fā)烏黑亮麗。
推薦菜譜:黑芝麻糯米粥
做法:
將黑芝麻、糯米、大米、花生米洗凈;
將花生米放入油鍋中炒香,壓碎;
將黑芝麻、糯米、大米放入湯鍋中,倒入適量水,熬成粥;
最后放入糖,撒上花生米即可。
銀耳
銀耳子實體純白至乳白色,直徑5~10厘米,柔軟潔白,半透明,富有彈性。 銀耳味甘、淡、性平、無毒,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滋陰潤肺的作用。既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又可增強腫瘤患者對放、化療的耐受力。銀耳富有天然植物性膠質,外加其具有滋陰的作用,是可以長期服用的良好潤膚食品。
推薦菜譜:銀耳雪梨粥
做法:
糯米洗干凈要先浸泡十分鐘左右;
干銀耳要用溫水泡,然后將其撕?。?/p>
雪梨要先去皮去核洗干凈之后切成塊狀;
這時就可以將準備好的材料放進燉鍋里,然后加入適量清水,開始煲粥啦,大概煲一個小時;
一個小時之后就把鍋蓋打開,然后把洗干凈的枸杞放進去,大概再煲五分鐘,最后就可以放冰糖起鍋啦。
蜂蜜
蜂蜜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豐富,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達70%。果糖、葡萄糖不經過消化作用直接被人體所吸收利用,是理想的滋補佳品。秋季人很容易上火,這時如果喝點蜂蜜,便可緩解干燥上火癥狀。
推薦茶飲:檸檬蜂蜜水、綠茶+蜂蜜、 蜂蜜+肉桂
推薦菜譜:紅薯蜂蜜粥
做法:
紅薯洗凈、去皮,切條;
紅棗洗凈、去核,切成碎末;
炒鍋倒入食用油燒熱,放入紅薯,炸熟后撈出控油;
原鍋洗凈,加入適量清水燒沸,放入冰糖熬化;
放入紅薯,煮至汁黏,加入蜂蜜、紅棗末,拌勻后再煮5分鐘即可。
小米
小米可養(yǎng)脾,對補益脾胃有很好的作用,常熬一鍋小米粥喝,尤其是浮在上面的米油,溫胃健脾,是秋冬季節(jié)上好的滋補之品。小米含有一般糧食所沒有的胡蘿卜素,除了維生素B1的含量居所有糧食之首外,小米中調節(jié)睡眠的色氨酸含量也是谷類之最,故又有“安神粥”之稱。
推薦菜譜:小米粥
做法:
你要選擇新鮮的小米,不能是陳米,味道會差很多;
水快開時再下米,先大火熬8-10分鐘,然后中小火熬15-20分鐘;
剛下米要攪一下鍋,防止糊底,文火熬時盡量少揭鍋蓋,防止溢鍋可以蓋鍋蓋時留條縫;
鍋中放足量水;
待米成花狀時,更可口。
羊肉
羊肉味甘不膩,性溫不燥,能暖中補虛,益腎壯陽,開胃健力,利肺助氣,豁痰止喘,養(yǎng)膽明目,尤其適合氣喘、氣管炎、肺病及虛寒的老年人或者體虛的中青年人食用,對月經不調、胎動不安、習慣性流產、產后腹痛、面色蒼白等婦科疾患,也有顯著療效。
羊肉切塊,白蘿卜去皮切塊,姜切片
鍋中放入清水,羊肉涼水下鍋,待水燒開,待血沫膻味除凈,撈出沖凈待用
鍋中做開水放入焯凈的羊肉塊,蔥、姜,大火燒開烹入白酒,改中火蓋蓋煨1小時
打開鍋蓋放入焯過水的白蘿卜,白蘿卜焯水加一點醋去臭味,改大火煮30分鐘,加鹽、胡椒粉調味,看到白蘿卜變軟透明即可出鍋,放入提前燒熱的石鍋中撒枸杞、香菜葉保溫食用
牛肉
牛肉屬于紅肉,是溫熱的食物,有人認為秋季不宜吃紅肉,否則會加重秋燥的癥狀,但是霜降節(jié)氣的來臨代表著冬天離我們不遠了,這個時候適當吃點牛肉可以起到補身體的作用,而且牛肉能養(yǎng)脾胃、益氣血,如果你擔心吃牛肉會加重秋燥,那么建議大家在霜降時節(jié)多喝點牛肉湯。
推薦菜譜:番茄燉牛肉
做法:
牛肉多洗幾遍,洗掉血水,而后切塊,放入冷水,燒開撇去浮沫;
將牛肉放入鍋內,備用切好的番茄,胡蘿卜,大料,花椒,紅辣椒,蔥段,姜片等一并放入鍋內,再加入適量料酒醬油鹽,倒入開水淹沒肉及配料;
天氣一冷,又到了喝湯的季節(jié)。
小時候每次生病,媽媽都會燉雞湯給我“補一補”。長大之后,自己得了感冒,也總是想找點湯湯水水來喝。
畢竟,小火慢熬了幾個小時的湯,香氣四溢,湯色奶白,看起來就覺得很有營養(yǎng)?。?/p>
更何況,燉湯又不像炒菜那樣油汪汪的,好像也挺適合減肥呢。
但……喝湯對身體真的有好處嗎?
我們跟一位醫(yī)生朋友聊了聊,答案出乎意料:亂喝湯不一定對健康有益,還有可能讓你越喝越胖喔。
先來看看,湯里究竟有什么營養(yǎng)?
一鍋清水,幾塊肉和骨頭,加熱之后就變成一鍋鮮香四溢的肉湯。這個過程實在太神奇,以至于很多人都覺得,肉的“精華”都被燉到了湯里。
但這些“精華”,實際上是些啥?
各種脂肪、糖類、蛋白質、水溶性營養(yǎng)物質都會進入湯里,但除了“溶解”,它們還會經歷更復雜的反應,為湯帶來多層次的風味:
多糖會被水解成小分子糖類,讓湯更甘甜。
蛋白質被水解成短肽和氨基酸,如谷氨酸、組氨酸等,讓湯喝起來更鮮。
膠原蛋白也被水解成小片段,豬腳、雞爪湯厚實粘稠的口感,就來自于此。
氨基酸與單糖發(fā)生美拉德反應,脂肪酸也會在加熱時降解,生成各種香噴噴的物質。
肉中的肌纖維斷束斷裂,細胞逐漸破裂,讓肉質變得更酥軟。[1]
所以,湯里的營養(yǎng)比肉更多嗎?
很抱歉,并沒有。
以排骨湯為例,就算經過長時間燉煮,湯里的粗蛋白含量也只有1%-2%,而肉的粗蛋白含量仍有60%-70%。如果喝湯不吃肉,絕大多數蛋白質就被你丟掉了。
秉承著“吃啥補啥”的樸素理念,很多人還覺得骨頭湯可以補鈣。
骨頭重一部分礦物質,比如鎂和鉀,的確可以溶解到湯里。BUT!骨頭里的鈣,卻以不溶于水的結晶形式存在,煮一天也很難煮出來。
非要用骨頭湯補鈣呢?也可以。先不討論吸收率,單論含量,只要加醋就能讓那些鈣溶解到湯中。
但要溶出足夠多的鈣,你得加足夠多的醋。有人做過實驗,1.5L水里加75毫升醋,燉出的每100g骨湯里,大概有5毫克鈣[2],而牛奶的含鈣量,是它的二十幾倍。
在另一個實驗中,研究人員用2升甜醋燉了一斤排骨,不另外加水,燉出來的“醋湯”,每100毫升的含鈣量足有178毫克[3],比牛奶還多!
這波操作并非異想天開,廣東人坐月子常喝的豬腳姜,就是用甜醋、老姜和焯過水的豬腳、白煮蛋一起,不加一滴水煲成的。
但這樣做一次豬腳姜,差不多要倒進去兩瓶醋,算了算成本——嗯,我可能還是喝牛奶比較劃算……
再來看維生素。肉里的B族維生素能夠溶入水里,但如果湯里有蔬菜,蔬菜所含的維生素C對溫度比較敏感,很難抗住長時間加熱。
脂溶性維生素倒是受得住高溫,但顧名思義,這些維生素,基本都溶在了油里。這就引出另一個問題——
有些湯里的油,可能比你想象的還要多
喝清湯,大部分人都會把表面的浮油撇掉,否則直接把一層油喝進去,不說健康不健康, 至少也是蠻油膩的。
但如果端上一碗奶白醇厚的“濃湯”,看起來沒有什么浮油,很多人就降低了警惕性,喝得特別開心。其實,這些湯里全是懸浮的油脂小顆粒!
如果你做過蛋黃醬就會知道,蛋黃和油不停攪打之后,會乳化變白。成為這樣順滑濃稠的沙拉醬:
濃湯的原理也類似,肉類、骨頭中的脂肪被燉出來,被沸水不斷沖擊攪拌。同時,湯里的一些蛋白質也可能起到乳化劑的作用,脂肪們就形成了均勻小油滴,分散在湯里。
因此,燉清湯時,要盡早撇掉浮油。但如果想燉出白湯,所有菜譜都會告訴你:不要撇油。
不僅不能撇油,還要暗搓搓往里加。煮魚湯,要先把魚煎過,才更容易煮出奶白湯汁,也是因為煎的過程中加入了額外的油脂。如果不加節(jié)制地喝,真有可能越喝越胖。
另一個容易進入湯里的物質,是嘌呤。肉類海鮮經過久燉后,遺傳物質降解出嘌呤并溶解到水中,湯里的嘌呤有可能比肉更多。因此,痛風患者不建議一下子喝太多肉湯,蔬菜湯倒沒有關系。
總結一下,如果光喝湯不吃湯渣,喝到的是——
很多水,少量蛋白質、礦物質、糖類和維生素。如果是白湯,會有很多額外的油脂;如果湯的口味沒有刻意調得清淡,你還會不知不覺,喝下大量的鹽噢。
難道燉湯就一無是處嗎?
也不是。
首先,經過長時間燉煮后,一部分蛋白質水解成了更易吸收的小分子,肉也變得軟爛酥嫩,對于消化功能不夠好的人來說,的確會容易入口,也更好吸收一些。
另一方面,許多人——尤其是廣東人——習慣吃飯前先喝湯。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飽腹感,減少部分食量,避免吃得太多(感覺很有必要在鵝司推廣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
健身黨們也不要害怕!如果你能有意識地控制油鹽,好好利用“煮”這一方式來烹飪食材的話,它確實比炒菜更健康。比如說,用天然鮮美的日式高湯煮蔬菜,用牛骨清湯來燙牛肉,都是暖胃又好吃的健康餐。
更重要的是,湯真的很好喝呀!
作為從小被湯喂養(yǎng)大的廣東人,老火靚湯在我心中,是跟白米飯一樣必備的日常。
放學回到家,抽一抽鼻子,就知道今天媽媽煲了什么湯。紅蘿卜玉米排骨聞起來是淡淡甜味,蓮藕豬手湯有一種馥郁的鮮美。夏天要來一碗碧意盈盈的西洋菜筒骨湯鎮(zhèn)場,秋天則是板栗雞湯,在砂鍋里小火燉到粉糯酥甜……
時光變遷,四季流轉,日復一日的關切與叮嚀,都在這一鍋湯里。它有沒有所謂的“大補”功效,又有多重要呢?
更何況,湯里的確有一些營養(yǎng)成分,有些人指責它一無是處,跟另一些人大肆吹噓它的功效一樣,都不可取。(我們對味精也是類似的態(tài)度,戳這里看味精科普)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熱愛喝湯,只要記住這幾條原則,就能放心大膽,喝得健康啦!
參考文獻
[1] 瞿明勇. 排骨湯和雞湯的烹制工藝及營養(yǎng)特性[D]. 武漢:華中農業(yè)大學食品科技學院, 2008.
[2] 趙釗等. 烹制骨湯中鈣等礦物質含量的測定及營養(yǎng)評價[J].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08, 29(12): 126-129
[3] 蔣卓勤等. 不同烹調方法對骨湯中鈣含量的影響[J]. 食品科學, 1999, (3): 65-67
[4] 陳宇丹. 影響廣東老火雞湯質量因素研究及營養(yǎng)湯品開發(fā)[D].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 2011.
戳藍字看往期辟謠
味精 | 破壁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