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藥店冬蟲夏草的價格是多少元88元1克你以為所有的同仁堂都一個價嗎?83元
(溫馨提示:注意查看手機是否連接了Wi-Fi,如不方便觀看視頻請下滑閱讀文字版。)
文字版
各位好,我是婦產(chǎn)科醫(yī)生六層樓。
如果打開這篇文章的你恰好是打算備孕的,那么下面的內容對你是有意義的。如果你已經(jīng)懷孕了,或者說還沒有想好要不要懷孕的話,那么,我可以理解為你是單純地想看我。
如果你還沒想好要不要孩子,那也不要緊,可以先聽老六講講關于備孕的事兒。
隨時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于生育的需求也在發(fā)生著變化。很多人都表示,沒覺得以前的人那么不好懷孕,而且動不動就能生好幾個,為什么現(xiàn)在的人懷個孕這么費勁呢?
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明顯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人們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主要表現(xiàn)在我們越來越關注懷孕的效率和質量。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從過去到現(xiàn)在人們對于快速懷孕的需求是一樣的,但是過去的方法是增加性生活次數(shù),所謂「廣撒網(wǎng)」,現(xiàn)在更傾向于增加效率,所謂「一發(fā)入魂」。
這種差別是由快節(jié)奏的生活和巨大的生存壓力所導致的。很多人都希望能盡快懷上,好更快地完成生孩子的「任務」,然后迅速的投入到工作里去。這就要求她們懷孕要快,而且一旦懷上必須要如期生下來,幾乎不能接受中途失敗或者再來一次的結果。這成了大家認為懷孕難的重要原因。
第二,身體素質下降以及醫(yī)療水平不均。
身體素質的改變牽扯到很多因素:年齡、飲食、工作、作息、環(huán)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導致懷孕的平均年齡升高,很好的例子就是西方國家的平均生育年齡都到35歲了。當然,這是在更好的醫(yī)療條件下才能實現(xiàn),在我國35歲已經(jīng)算是高齡產(chǎn)婦了,這主要還是因為我國大多數(shù)地區(qū)的醫(yī)療水平還不太發(fā)達,所以我們才經(jīng)常說「生孩子要趁早」。
眾多原因擺在面前,懷孕確實并非易事。
這些問題已經(jīng)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而且愈演愈烈。始終沒有一個很好的方案來解決關于備孕難的種種問題,所以,我想試著來解決一下,采用整體打包的備孕方案來讓你的備孕變得簡單高效。
整個備孕方案里包含:
一、視頻課程
精心準備了12節(jié)視頻課程,由老六親自講授,內容涵蓋備孕期需要了解和注意的所有問題,包括懷孕的流程、備孕檢查、情緒調整、先生的準備、輔助生殖等12個大課共包含60多個小節(jié)。每節(jié)課20分鐘左右純干貨內容。讓你和你的另一半可以對備孕整個過程有個清晰準確的認識。
二、答疑課程
基于課程內容設置6次答疑課程,由老六親自答疑。答疑課程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解答由工作人員提前收集的問題,第二部分現(xiàn)場直播答疑,深入探討每一個問題,并為此提供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和幫助。
三、專屬社群
為所有學員提供交流溝通的社群,由六團隊工作人員進行管理,學員自愿加入。社群供同樣處在備孕階段的學員進行交流溝通,大家可以在群內分享備孕心得、體會等。
這三者結合起來完成學習、答疑、實踐、討論的完整解決方案。
如果你剛好需要備孕,或者單純想要看看老六,請長按或掃碼識別下圖↓
可能有人要問了,這個課程跟之前的產(chǎn)科社群有什么差別嗎?那老六這邊也跟大家講一下,產(chǎn)科社群從現(xiàn)在開始已經(jīng)正式關閉,以后也不會再開放了,當然之前已經(jīng)加入社群的人作為核心種子用戶會享受到遠超過當初價格的福利,這是老六一貫的作風,你越早擁有,你得到的福利就越多……包括這次的「完美的備孕方案」。
當然,我們之后還會有孕期的整體解決方案以及各種婦科疾病的整體解決方案,同時,老六還有線上一對一的會員服務以及線下面對面的專屬健康方案定制的服務(詳情請查看公眾號菜單欄),希望可以逐步滿足大家的需求,同時也能真正幫到需要幫助的人。
希望有一天可以讓每個人簡單高效地擁有健康。
我是六層樓,我愛這個世界。
- 更多服務 -
封面圖片:六層樓
圖片設計:六層樓
責任編輯:木頭羊
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lián)系:
business_6team@163.com
點擊查看「完美備孕方案」
◆ ◆ ◆
文 | 十點君
職場上,你見過的最丟臉的一件事是什么?
在一次國際大會直播上,某名企前總監(jiān)正做在做著一場高大上的演講,臺下突然有觀眾對著他的屏幕大喊:
“你太Low了,下去吧!”
當時他的PPT是這樣的,感受一下:
這次PPT帶來的災難——不僅是幾分鐘的全場尷尬時間,更是引致演講本人被公司從管理層除名。
有人可能會問:不就是一張PPT嗎?至于那么嚴重嗎?
但十點君見過的月薪3萬以上的職員,沒有一個不是PPT高手。
你想,項目匯報需要PPT,年終總結需要PPT,就連日常開會也都需要PPT……
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PPT儼然已經(jīng)變成了每個職員的臉面。
它代表的不僅僅是你的office技術是否過關。
更是暴露出你做事的認真態(tài)度,職場的專業(yè)程度,以及你在未來10年中脫穎而出的潛力。
你做PPT的級別
暴露了你的層次
試想,如果你是老板,你會對做出以下兩個PPT的員工有什么不同看法?
同事做的項目匯報PPT是這樣的:
(簡直丑到爆?。。?/p>
而你做出的項目匯報PPT可以是這樣的:
老板和同事,即便嘴上不說,心里肯定對你刮目相看。
同事做的年終總結PPT是這樣的:
而你做的年終總結PPT可以是這樣的:
那你在上級、同事的眼中,就一下子樹立了頭腦先進、科技范兒的形象。
同事做的日常開會PPT是這樣的:
而你做的日常開會PPT可以是這樣的:
那不管怎么說,你一定會讓大家覺得你是個腦洞大開、創(chuàng)意爆棚的人。
所以說,在職場上,PPT就是你的個人名片。
PPT做得好,自然能彰顯魅力和品位:讓老板和同事刮目相看。
做不好則會拉低你在老板心中的印象:敷衍、懶惰、審美差、沒創(chuàng)意。
如果你是老板,你會對誰委以重任呢?
PPT其實一點也不難
學好后,月薪輕松翻倍
有些同學對PPT有誤解,認為做出高逼格的PPT會很難,一直在技術上止步不前:
手里有一大堆資料,頭腦卻一片空白?
下載了好幾套模板,居然一個都用不上?
網(wǎng)絡教程無聊枯燥,根本就記不住?
一份PPT改了好幾遍,最后還是丑到爆?
直到真的需要做展示時才手忙腳亂,覺得技能不夠用。
但在PPT大神看來:PPT本身有80%的功能按鈕都是沒有用的。利用好20%的按鈕,你就可以輕松做出高逼格PPT.....
比如:巧用母版功能,一秒鐘批量添加Logo。緊急會議前,再也不用一張張修改!
巧用刪除背景功能,一分鐘智能摳圖。碰到喜歡的圖片圖標,動動手指就能成為你的素材!
而且,PPT融合了Word和Excel的優(yōu)點。你只要用好PPT,就能用好office三件套。
所以,只要懂得方法,你也可以:
一針見血地傳達你的核心觀點,讓溝通更高效,節(jié)省所有人的時間:
▼土土的表格變身精致柱形圖
權威機構顯示,PPT還能展示出你的個人特色,提高面試成功率的70%,成為職場的最好敲門磚:
PPT還能復雜難懂的數(shù)據(jù)可視化,清楚地呈現(xiàn)你的工作成績,讓老板看得見,為你升職加薪奠定基礎:
▼會做PPT的人和不會做的區(qū)別
甚至,當你想為同事、家人或者愛人做一個逼格滿滿的相冊,拉近關系時,PPT也是不二之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十點有一個朋友,就是通過PPT完成了職場逆襲,在24歲時就收獲了人生的第一個100萬。
靠PPT賺到人生的第一個100萬:
他承包了章子怡、劉燁 、楊冪等明星的PPT
如果你是十點君的老朋友,那你一定對他不陌生。
他就是這位人見人愛、幽默感爆棚的PPT大神——馮注龍。
馮注龍
WPS年度最佳設計師
付費學員10萬+的超人氣講師
靠PPT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
曾經(jīng)的他家境普通,學歷一般,在職場上屢屢受挫。
但自從開始潛心鉆研PPT,得到領導賞識自然不在話下,馮注龍的人生也從此開掛。
他為謝霆鋒、鹿晗、楊冪、趙又廷、成龍、劉亦菲等一線明星大咖做過《王牌對王牌》的節(jié)目邀約PPT。
他還是時尚芭莎慈善夜第15周年慶典的御用PPT。
在之前最火的一檔明星真人秀《演員的誕生》中,為章子怡、劉燁、宋丹丹等量身定制PPT!
也因為PPT,他結實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創(chuàng)業(yè)伙伴,在24歲那年,就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100萬。
從一個職場小白,到WPS年度最佳設計師,再到國內最頂尖的PPT制作團隊創(chuàng)始人,他只用了不到兩年。
他說:多學一個技能,就多一份生存的保證。
現(xiàn)在,就連百度、網(wǎng)易、中國平安等知名企業(yè)都邀請他去講PPT,他的神技能影響改變了超過40000人。
2018年還剩不到100天
為自己的升職加薪,添一把火
PPT修煉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實戰(zhàn)。
為幫助更多人掌握PPT,他來到了十點課堂,想要為你帶來最特別的、顛覆傳統(tǒng)的PPT課程。
“我是PPT實實在在的受益者,希望也能幫你收獲職場的成長與改變?!?/p>
來自百度的HR花花曾說,他課程有3點讓人很放心:
好學:很適合零基礎小白,每一個技巧都講得通俗易懂,聽完很過癮。
快速:只需要學完8節(jié)課,就能快速上手投入工作,學得快,做得也快。
精致:聽完他的課,你不用刻意訓練審美,就能讓PPT顯得高大上。
▼ 點擊下方視頻,顛覆你的傳統(tǒng)PPT
8堂精致視頻課
(已更新完畢,可永久回看)
50套收費級PPT模板
200頁原創(chuàng)精美PPT圖表
160個真實案例剖析,PPT結業(yè)營
以及PPT超級大禮包
這一切,現(xiàn)在只要99元!
不到兩杯咖啡的價格
就可以收獲一輩子的職場技能!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訂閱課程▼
這套課程,到底有多超值?
- 學員評價 -
讓你在笑聲中,一不小心就學會PPT
Before&After實戰(zhàn)案例對比:手把手教你制作出風格、用途、行業(yè)各異的PPT!
真人出鏡幽默講解:沒有干巴巴的理論,更沒有流水賬的知識灌輸,馮注龍講課時不僅吟詩作對,還喜歡cosplay,讓你在輕松搞笑中,一不小心就學會了PPT。
視頻制作精良:有堪比綜藝效果的花字特效,有腦洞大開的驚喜橋段,還有操作界面的細節(jié)縮放,讓你看得更清晰!為你帶來其他課程沒有的學習體驗!
超值大禮包:PPT模板夠用100年!
▼50套價值1000元的原創(chuàng)PPT模板
▼200份精品PPT圖表
(包括圖表素材、流程圖、并列圖、總分圖等)
▼向天歌PPT字體使用手冊
還有!??!
200張精美無版權高清圖
10大行業(yè)免摳圖透明底素材
200種水墨筆刷大集合
國內首檔場景化PPT方案手冊
這些高大上的素材,背后凝結了向天歌團隊沒日沒夜的嘔心瀝血。而之所以不顧一切地做這些,就是為了讓你:夠!用!一!百!年!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訂閱課程▼
輕松學習+刻意練習=搞定PPT
永久學習:總共8堂視頻課,已更新完畢。關注公眾號十點課堂,點擊子菜單“已購課程”,即可隨時學習,永久有效。
購課須知:無論安裝哪個版本的PPT,都可以學習課程。配置要求、安裝方法會在課程中詳細答疑。
貼心服務:高顏值助教團+結業(yè)禮物
交流答疑:訂閱課程的小伙伴都可加入,與更多學員一同學習,相互督促,給你堅持“不逃課”的理由~
在此期間,導師和高顏值助教團將悉心輔導。不怕你問題多,就怕你學不會!
暖心福利:通過考試,即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優(yōu)秀學員可獲得結業(yè)禮物。
8堂精致視頻課
(已更新完畢,可永久回看)
50套收費級PPT模板
200頁原創(chuàng)精美PPT圖表
160個真實案例剖析,PPT結業(yè)營
以及PPT超級大禮包
這一切,現(xiàn)在只要99元!
不到兩杯咖啡的價格
就可以收獲一輩子的職場技能!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訂閱課程▼
點擊下方按鈕,下載十點課堂APP
開啟你的私人定制成長大學
虎嗅華東報道,頭圖 視覺中國
作者 | 范向東
昨天(11月15日),一張海報貼出“人民網(wǎng)走進鴻茅國藥”,直播探訪鴻茅藥酒生產(chǎn)基地,了解藥酒工藝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令人失望的是,人民網(wǎng)視頻一直處于“沒有信號,敬請期待”的狀態(tài),沒能讓我們一睹內蒙涼城的鴻茅“神韻”。
鴻茅藥酒已是廣為人知的保健品,但酒精本身就是公認的人類致癌物,對肝臟有害?!吨袊用裆攀持改稀分兄赋觯叨染扑芰亢芨?,白酒基本上是純能量食物,不含其他營養(yǎng)素。白酒保健,就如可樂加冰抵消熱量一樣,是自我安慰的智慧體現(xiàn)。
豈止鴻茅,茅臺等白酒廠也打出了健康白酒的概念。大師季克良曾指出,茅臺酒是先古根據(jù)釀酒原理創(chuàng)造的集天地之靈氣的產(chǎn)物,并發(fā)表文章稱茅臺有益人體健康。茅臺旗下子公司開發(fā)出了“弱堿性酒”“低聚肽酒”“不老酒”等養(yǎng)生酒,五糧液、瀘州老窖等也都有養(yǎng)生功效的白酒。
本月初,美國“酸堿理論”之父羅伯特·歐·楊,被圣地亞哥法庭判罰1.05億美元,并當庭承認“酸堿體質理論”是個騙局。既然酸堿體質理論已是騙局,那“弱堿性白酒”的養(yǎng)生功效自然是無稽之談。
但國內依然有“酸堿理論”的“衛(wèi)道士”。據(jù)《中國之聲》報道,號稱最早在國內推行這套理論的雙林海洋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梁雙林,仍認為酸堿體質理論有理有據(jù),其公司保健品“第6要素”可以調節(jié)血脂,對人體維護酸堿平衡有很大的作用。
這不是個例,國內有太多看著一戳就破,但卻無比堅挺的保健泡沫。
不過保健品市場亂象不斷,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吃保健品了,他們不相信國內這些所謂的神藥,更傾向購買國外保健品。
今年天貓雙11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賣得最好的進口品牌是保健品,而它也是跨境電商的主力品類,在上周的進博會上,保健品的關注度頗高。
這也難怪,現(xiàn)在的年輕人健康意識的普遍提升,不過可能是逼出來的。中國勞動力年均工作時間要遠超出國際平均值。去年中山大學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的中國勞動力每周工作時間在50或50小時以上的分別為43.90%、42.57%,比例均超過四成。
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和逆時工作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工作習慣都容易來帶職業(yè)病,也因此中國亞健康人群比例要高于國際平均水平?!芭罂损B(yǎng)生”的年輕人,需要給自己來一套“保健”。
所謂“保健品”,更確切的說法是保健食品、膳食營養(yǎng)補充劑。消費者在更迭,隨著國人的健康意識的增強以及老齡化現(xiàn)象,國內保健品市場的需求也是日益增長,而那些蒙蔽國人雙眼的保健品,依然在重復它們簡單而有效的套路。
“一只王八養(yǎng)活一座廠”
我國有悠久的中醫(yī)文化,草本及傳統(tǒng)類產(chǎn)品天然、長效且副作用小的理念在國內深入人心,因此草本及傳統(tǒng)類保健品在中國市場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占有率。中醫(yī)一直宣揚的“食藥同源”,也成為很多保健品的功效依據(jù)。
上世紀90年代,國內涌現(xiàn)一批神藥,中華鱉精、昂立一號、娃哈哈口服液、生命核能、人參蜂王漿、太陽神口服液、紅桃K、三株口服液……80后、90后也成了第一批“小白鼠”,而生命一號、太陽神口服液甚至成了高考生必備營養(yǎng)品。那個年代,保健品的牛皮癬廣告屢見不鮮。
據(jù)統(tǒng)計,1994年中國保健品企業(yè)有3000多家,品種多達2.8萬種,年銷售額達300億元。這些保健品添加了各種不明覺厲的成分,可以“免疫調節(jié)”“提升智力”,通過地毯式廣告反復宣傳,再加上名人、專家背書,引發(fā)國人搶購熱潮。當年樸實的消費者非常相信名人廣告,馬俊仁一個人就曾捧紅兩款保健品。
1993年,中國田徑“馬家軍”在國際賽場上屢得獎牌備受關注,在被懷疑服用興奮劑后,馬俊仁拿中華鱉精和冬蟲夏草擋刀。
中華鱉精,號稱是從中華鱉提取了大量營養(yǎng)物質,配合傳統(tǒng)中草藥,能夠益智健腦,補腎強身。馬俊仁說自己弟子常喝中華鱉精,若按中醫(yī)“以形補形”的說法來看,鱉和跑步快沒有半毛錢關系,但名人效應之強,硬是讓許多人深信中華鱉精的功效。
成名之后,馬俊仁讓隊醫(yī)開出幾味常用藥的配方,以10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把“祖?zhèn)髅胤健辟u給樂百氏何伯權,何伯權把這份秘方包裝成“生命核能”,成為引發(fā)了全國代理商搶購的爆款。
但據(jù)《馬家軍調查》作者趙瑜曝光,“馬家軍”能夠有如此成績,都是因為馬俊仁強迫運動員大劑量、無休止注射興奮劑。而后來事實表明,所謂的鱉精基本上都是糖精合成的,這個風靡一時的神藥也被戲稱為“一只王八養(yǎng)活一座廠”。
隨后紅極一時的三株口服液則把保健品營銷手段推上了新高峰,不僅大量投放電視廣告,還組織數(shù)以十萬級的大學生下鄉(xiāng)刷墻,用“白大褂”一年舉辦上萬場的義診活動,把自己包裝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藥。
如今,相似的營銷套路依然大行其道,中華鱉精的故事仍在重演,大蒜防流感,冬蟲夏草能抗癌,綠豆湯包治百病,其背后都是有心人推波助瀾。二十多年來,冬蟲夏草的功效越來越多。雖然早已被證明是騙局,但如今,冬蟲夏草已是青海省的支柱產(chǎn)業(yè)之一,天貓同仁堂官網(wǎng)的的冬蟲夏草要400元/g,比黃金還貴。
再說鴻茅藥酒,有人查到了鴻茅藥酒的完整處方,包治百病的鴻茅藥酒主要原料是白酒和紅糖,每157公斤鴻茅藥酒里有30公斤糖,隨著銷量和銷售范圍的擴大,鴻茅藥酒能治的病居然越多,漸漸連糖尿病都能醫(yī)治。
絕大多數(shù)保健品的功效,都是這么吹出來的,現(xiàn)在流行的饑餓營銷和排隊造勢,都是當年的保健品玩剩下的?!懊上怠北=∑匪翢o忌憚地在地方媒體上大量投放廣告,而“專家”站臺的套路還是如二十年前一樣好使,義診和會銷,用免費體檢和免費雞蛋把無數(shù)老年人帶進了陷阱。
保健品直銷:微商“鼻祖”
“神藥”廣告讓人煩不勝煩,但中國保健食品市場最重要的銷售產(chǎn)生于直銷,據(jù)羅蘭貝格報告指出,直銷渠道能占到國內保健品市場50%的市場份額。
商務部直銷行業(yè)管理系統(tǒng)顯示,目前國內直銷牌照批準記錄有91條,而這91家直銷公司,絕大多數(shù)都是做保健品生意,大眾觀念中,直銷可以跟保健品劃上等號了。
(來源:直銷同城網(wǎng))
據(jù)直銷同城網(wǎng)榜單,2017年直銷公司業(yè)績前三分別是無限極、完美、安利。都是很熟悉的名字,如今人們經(jīng)常用“安利”來表示推薦,也看得出安利的直銷模式已深入人心。
直銷,就是通過去掉中間商降低產(chǎn)品的流通環(huán)節(jié)成本,滿足顧客利益最大化需求的一種效率高的營銷方式。簡單概括就是發(fā)展團隊、推銷獲利,再直白的說,直銷跟現(xiàn)在的社交分銷模式并無二致,都把產(chǎn)品的部分利潤從代理商、分銷商、廣告商處轉移給直銷員(微商、店主),能頂半邊天的保健品直銷,簡直就是微商“鼻祖”。
安利、完美等主要產(chǎn)品是食品和日用品,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高頻剛需商品,毛利較高的美妝、保健品,也是現(xiàn)在社交電商的兩大熱銷品類,交錢成為會員能低價拿貨,跟加入安利、完美的設定一模一樣。如今社交電商的整個分銷體系和盈利模式,都借鑒了直銷。
實際上大部分直銷商品,都會被直銷員自己消化掉,一般做直銷,也是先賣給社交圈子里親人和朋友賺錢,等賣不動了,要么換個直銷牌子再推一輪,要么自用,就像現(xiàn)在社交電商到一定規(guī)模裂變不動之后打出的口號:推薦賺錢,自用省錢。
直銷合法,但很多直銷從業(yè)者為了不斷發(fā)展下線和銷售牟利,把普通的食物或營養(yǎng)補充劑吹成了小到感冒,大到癌癥無所不知的“神藥”,騙取他人錢財。
(無限極貼吧截圖)
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必然會讓純線下的直銷市場分流,而直銷和社交電商可以無縫對接,像無限極、安利等也都拓展到了微商渠道,不過在微商渠道中,它們會遇到基因相同,但更懂互聯(lián)網(wǎng)的同類,例如做大健康產(chǎn)業(yè)的妝后集團。也有業(yè)內人士告訴虎嗅·高街高參,微商渠道基本都的是男性保健品。
目前直銷渠道仍是我國保健品市場的主戰(zhàn)場,保健品難以求證的功能,跟直銷推薦非常契合,像東阿阿膠、同仁堂、哈藥等名氣不小的企業(yè),也都拿下了直銷牌照。
直銷牌照的獲取門檻不低,其實更直接的是像娃哈哈一樣直接用社交電商做保健品,宗慶后今年6月份為“天眼晶睛”站臺時就曾表示:“產(chǎn)品創(chuàng)新并不難,主要難在推銷,而借助社交零售,可以做到從人到人的推銷。”
中西兩派保健品的勝與敗
國人的健康意識在提升,但洗腦廣告的功能夸大和虛假宣傳,直銷保健品公司難以直視的“創(chuàng)業(yè)文案”,讓曾經(jīng)當過“小白鼠”交過智商稅的80后、90后唯恐避之不及。吃一塹長一智,如今的年輕人對保健品的態(tài)度更加謹慎,傾向在非直銷渠道(藥店、商超、電商等)購買保健品。
保健品行業(yè)上市公司有湯臣倍健、金達威、東阿阿膠、國際控股、碧生源等,其中東阿阿膠是中藥保健品的代表,阿膠也是國內OTC規(guī)模最大的單品,而湯臣倍健在國內非直銷渠道中市占率排第一,我們通過東阿阿膠和湯臣倍健兩家公司看一看國內保健品的生存情況。
有分析認為,在《國家中醫(yī)藥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綱要(2016~2030)》的推動下,未來草本及傳統(tǒng)類保健品仍將在中國保健品市場中占據(jù)重要一席,預計發(fā)展增速將略高于整體市場。
但被過度消費的中藥保健概念,也限制了中藥保健品的產(chǎn)品開發(fā),畢竟想要站得住腳,還是要從中藥典籍中找到依據(jù)。目前東阿阿膠就面臨著阿膠單品增長乏力的困境。
近年來東阿阿膠業(yè)績持續(xù)增長,2017年,東阿阿膠營收73.72億元,毛利率為65.05%,凈利率為27.73%。但到了2018三季度,東阿阿膠營收出現(xiàn)了負增長,同比減少2.16%,預計2018年營收水平與去年相近。
從更長期的歷史數(shù)據(jù)來看,東阿阿膠營收增長主要靠提價,并且是犧牲銷量的提價。中國網(wǎng)曾報道東阿阿膠價格從2005年的100元/公斤上漲至現(xiàn)在的超過4000元/公斤,基本每年都會提價,而相應的東阿阿膠的銷量也是年年下降。
這也并非意味著東阿阿膠想把自己變成“奢侈品”,阿膠的原料是驢皮,而毛驢存欄量逐年減少,提價減量可能是公司不得不選擇的方式。想保持阿膠藥效,就只能用驢皮,這就是中藥產(chǎn)品的天花板。
2017年底,東阿阿膠再次提價,但今年的業(yè)績已經(jīng)表明東阿阿膠提價失靈。這也側面反映東阿阿膠面臨的“水煮驢皮”輿論危機,以及不同渠道價格相差四成的亂象,給東阿阿膠帶來了信任、經(jīng)營的雙重打擊。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9月東阿阿膠道荷直銷業(yè)務正式啟動,但在財報中,東阿阿膠未提及這塊業(yè)務,可見試水成分更大,因為直銷渠道不能鋪傳統(tǒng)渠道的貨,否則價格的不統(tǒng)一會帶來渠道利益沖突,本來就原料短缺的驢皮也未必能支撐東阿阿膠給新渠道鋪貨。
相比之下,西式保健品可見的成分和國際化的形象看起來更加科學。不同于東阿阿膠,主營西式保健品的湯臣倍健則有更大的騰挪空間。
2018年前三個季度,湯臣倍健營收同比增長45.58%至34.21億,超過去年全年營收。
2016年,湯臣倍健的業(yè)績幾乎沒有增長,主要原因是藥店渠道的增長乏力和品牌推廣費用大增。而后兩年湯臣倍健的業(yè)績加速增長,從湯臣倍健的改變來看,其業(yè)務主要的推動力量來自運動健身產(chǎn)品的布局、電商渠道品牌化以及營銷的成功。
此前湯臣倍健大部分銷售都來自線下,發(fā)展線上銷售會引起與線下的利益沖突,湯臣倍健曾在2016年通過建立合資公司形式引入海外品牌Nature’s Bounty(自然之寶)和MET-Rx(美瑞克斯)發(fā)展電商來避免渠道沖突。
2017年,湯臣倍健開始推出線上渠道專供商品,并加大旗下品牌的推廣力度。湯臣倍健在線上推出Yep系列,請了蔡徐坤和米蘭達·可兒做代言人。按2015年之后的新廣告法,保健品不能請用代言人,不過Yep系列產(chǎn)品并不屬于有“藍帽子”標志的保健品,因此繞過了相關法規(guī)。
代言人的力量依然強大,當年湯臣倍健就是在請姚明當代言人之后,從渠道品牌轉型成為大眾品牌,現(xiàn)在用蔡徐坤做代言人,則是順應當下年輕人的審美,打造品牌的年輕形象。
對比東阿阿膠和湯臣倍健,中西兩派保健品的市場表現(xiàn)高下立判。同時湯臣倍健的也反應了保健品銷售渠道的變化,保健品的藥店渠道占比降低,而電商渠道逐漸成為主流非直銷渠道。
年輕人海淘“中國”保健品
中國對于保健品的需求應該會越來越大。參照發(fā)達國家,隨著老齡化現(xiàn)象的嚴重,中國醫(yī)療衛(wèi)生體系也要面臨著醫(yī)保資金入不敷出的壓力,因此中國醫(yī)改亦在積極鼓勵從治療向預防的轉變,提出要努力把健康產(chǎn)業(yè)培育成為國民經(jīng)濟的重要支柱產(chǎn)業(yè)。
目前我國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保健品市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購買國外保健品。并不是崇洋媚外,這就跟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國人買進口奶粉一樣,相比之下,消費者更相信國際標準下的商品,至少要保證吃了不會有害健康。
今年天貓雙十一,進口品牌TOP 1是澳洲保健品品牌Swisse,從去年的進口數(shù)據(jù)看,保健食品也是拉動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主力品類之一。
澳洲保健品品牌受到中國消費者的青睞,這也與奶粉代購也有關聯(lián),很多媽媽會選擇澳洲和歐洲奶粉,而保健品和配方奶粉都算是營養(yǎng)補劑一類。而澳洲有更龐大的代購群體,也培育了國內的消費市場。
例如知名澳洲保健品品牌Blackmores,2018財年總營收6.01億澳元,其中中國市場營收占總營收的25%,僅次于澳洲本土市場。而且Blackmores中國市場的經(jīng)營利潤率達24.9%,比本土市場還要高出1.8個百分點。
此前大量代購推升了Blackmores澳洲本土銷售業(yè)績,但在2017財年Blackmores經(jīng)歷了銷售業(yè)績下滑的教訓,意識到代購容易發(fā)生品牌轉向和法規(guī)上的限制,渠道并不穩(wěn)定性。所以這家澳洲企業(yè)在2018財年更積極由傳統(tǒng)代購向電商平臺的直銷模式轉變,加強了與國內跨境電商合作。而很多報道也顯示澳洲、美國等地的膳食補充劑還在試圖依照保健食品備案新政,進軍中國市場。
此外,越來越多看到機遇的的中國企業(yè)通過收購、投資等方式買下國外保健品品牌或拿下其在中國的經(jīng)營權。今年雙十一大賣的Swisse,就已被合生元買下。還有湯臣倍健收購Life-Space、澳優(yōu)乳業(yè)收購Nutrition Care、西王食品收購Keer、上海醫(yī)藥收購Vitaco、哈藥集團投資GNC等等,某種意義上它們正成為“中國”保健品,而它們中不乏年輕人熱衷的海淘產(chǎn)品。
湯臣倍健、哈藥等通過整合國外資源增強自己的保健品業(yè)務;而進口奶粉涌入,國內奶粉出現(xiàn)產(chǎn)能過剩、銷售乏力的現(xiàn)象,合生元、澳優(yōu)通過收購向更廣泛的食品保健品公司方向轉型;西王的主業(yè)的毛利較低的油制品,拿下全球最大運動保健品公司Keer可以多元化發(fā)展,拓展盈利面。
而國內對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國內企業(yè)通過“外國品牌+中國渠道”的組合,顯然是想抓住保健品行業(yè)的機遇,在保健品消費變局當中分一杯羹。保健品行業(yè)毛利高,消費者價格敏感度低,而Blackmores的案例則表明,國外保健品品牌進入國內,由于渠道成本和商品價格戰(zhàn)略,利潤可能要比澳洲本土市場更高。
事實上,國外保健品也并不會有更好的營養(yǎng)、保健效果。就說當下非?;鸬陌臀鳜斂Ш吞﹪案鸶ò赘哳w),果殼、知乎和丁香醫(yī)生等各路大V都有科普,瑪咖只是一種蔬菜,是“秘魯蘿卜”,而泰國野葛根則跟豆?jié){豐胸一樣,還沒有科學實驗證實。
但不管是在淘寶天貓還是微商和社交電商平臺,瑪咖和泰國野葛根都是熱賣保健品,在有心人推波助瀾之下,二者滿足了男女最強烈而隱秘的性需求,成為男性壯陽和女性豐胸的神物。
(天貓上直白的瑪咖宣傳標語)
保健品的迭代一波接著一波,這個品類上的種種營銷手段,充分證明消費者健忘而從眾本質。隨著中國企業(yè)把越來越多的國外保健品帶入國內市場,估計再過兩年,保健品行業(yè)的渠道分布和市場格局又會重新洗牌。
看透這些,你還有沒有一種“喝口鴻茅藥酒,壓壓驚”的沖動?
本文首發(fā)微信公眾號:高街高參(ID:gjgc168)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wǎng)立場
是時候證明你是年輕人了
2018虎嗅F&M節(jié)年輕館
2018年 11月24日-25日
地點:北京· 751 D.Park 79罐 第一車間
不從眾、不重復的101種年輕人都在這里
點擊下方小程序0元申請年輕館門票:
編者按:本文來自“孤獨大腦”公眾號(ID:lonelybrain),作者 老喻。36氪經(jīng)授權轉載。原題目《一切皆套利》
好的商業(yè)模式,就是能算得過別人算不過來的賬。
1、一間免費的咖啡館
天上為何掉餡餅?憑啥砸在我頭上?
“Shiru Cafe”是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日本連鎖咖啡店,目前在全球有28家分店,還開到了哈佛。它最大的特點是:賣咖啡不收錢。
學生除了可以在店內享用免費咖啡外,也可以花1塊錢將咖啡外帶。而店內則提供桌椅、WiFi、還有充電插頭等。學校的教職員,也可以享有該福利。
目前Shiru在全球開了28家分店,其中印度有7家分店--讓我想起今年去西雅圖,微軟附近熱鬧的印度餐廳。
2018年Shiru首度跨出亞洲,在美國羅布朗大學旁設立了第一家美洲分店。Shiru預估布朗大學分店每年會有10萬名師生光臨,統(tǒng)計至2018年10月已經(jīng)有76%的布朗大學生登記為會員,每天平均會接到600通訂位。
現(xiàn)在又已經(jīng)在籌備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大學及Amherst學院分店。
為什么這間免費咖啡館能活下來,并且貌似火爆?
2、不止是Think outside thebox
如何在2小時內用1塊錢賺到100塊錢?
在斯坦福大學的課堂上,Tina Seelig教授給了班上14個小組各5美元,作為啟動基金。
每個隊伍需要在兩個小時之內,運用這五美元賺到盡量多的錢。
前幾名的隊伍在兩個小時之內賺到了超過600美金。
例如:
有個隊伍發(fā)現(xiàn)了大學城里的一個常見問題,周六晚上某些熱門的餐館總是大排長隊。
于是,他們向餐館提前預定了座位,然后在周六臨近的時候將每個座位以最高20美元的價格出售。
又如:
在學生會旁邊支了一個小攤,幫經(jīng)過的同學測量他們的自行車輪胎氣壓。如果壓力不足的話,可以花一美元在他們的攤點充氣。后來他們改為捐款,掙得更多了。
最后的贏家是怎么做的?
這個團隊認為他們最寶貴的資源既不是五美元,也不是兩個小時的賺錢時間,而是他們周一課堂上的三分鐘展示。
斯坦福大學作為一所世界名校,是各大公司的搶人勝地。這個團隊把課上的三分鐘賣給了一個公司,讓他們打招聘廣告。
就這樣簡簡單單,三分鐘賺了650美元。
他們發(fā)現(xiàn):他們手頭最有價值的資源既不是去售賣自己的時間,也不是去賣面子,而是售賣他們班上的同學——這些人才才是社會最需要的。
這個案例被用于介紹什么叫“創(chuàng)新思維”(Think outside thebox)。然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更本質、更“粗暴”的話題:
套利。
3、看不見的套利
Shiru Cafe的原理一樣,它賣的是大學生的“人頭”。它不收錢,收的是顧客的個人信息。
▲ Shiru Cafe 咖啡店. 圖片來自:布朗每日先驅報
顧客在換取免費的咖啡前,要在 Shiru 的官網(wǎng)上登記包括姓名、出生日期、電話號碼、郵箱地址、興趣愛好、工作經(jīng)歷在內的個人信息。登記完成后,顧客即可在門店里免費換取咖啡。學生和教職員工將享有以下福利:
并非所有顧客都會被 Shiru Cafe接待。 Sarah Ferris 是 Shiru Cafe 布朗大學分店的經(jīng)理助理,她表示:“如果顧客不是學生或教授(教師),咖啡店將拒絕接待。當然咖啡店也可以進行現(xiàn)金交易,但 Shiru 更希望學生顧客能使用個人信息進行交換?!?/p>
▲ 圖片來自:羅德島公共廣播電臺
Shiru Cafe 的公司經(jīng)營理念與使命如下:
Shiru Cafe 的的商業(yè)模式是:通過“免費咖啡”為贊助商收集學生的個人信息,而贊助商也能通過這些信息為這些學生提供一個職業(yè)選擇。
目前 Shiru 的運營收入主要是來自于日產(chǎn)、鈴木、摩根大通和微軟幾家主要贊助商,這些贊助商會在 Shiru Cafe 的門店里播放廣告。
對于這些贊助商來說,通過 Shiru Cafe 收集到的顧客信息數(shù)據(jù),他們能根據(jù)顧客們的個人信息和偏好進行調研、對產(chǎn)品進行針對性推廣。
對于 Shiru 而言,他們能清楚哪些興趣愛好、消費水平的顧客是門店的常客,以尋找更多的廣告贊助商。
下面是Shiru Cafe給贊助商的回報:
據(jù)說,贊助商之一的摩根大通日本新員工有 40% 是 Shiru Cafe 的老主顧。
在我看來,Shiru Cafe的秘密在于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套利機會。
在人才競爭的年代,特別好的名校,屬于稀缺資源,大企業(yè)會直接從學校截住優(yōu)秀畢業(yè)生。
這個人力資源上的套利有兩種:
1、原產(chǎn)地套利;
直接從原產(chǎn)地壟斷貨源。Shiru Cafe在日本和美國,瞄準的都是那些最好的大學。
從校園“壟斷”學生,好比買斷了西湖的龍井產(chǎn)地,或者控制了大閘蟹的陽澄湖。
2、勞動力套利。
印度學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學IT的,又好又便宜,英語沒障礙。這里面其實有了雙重套利的意思,即經(jīng)濟學概念里的勞動力套利。
4、金融套利
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套利,是金融領域的名字。
套利,是指投資者或借貸者同時利用兩地利息率的差價和貨幣匯率的差價,流動資本以賺取利潤。
通常指在某種實物資產(chǎn)或金融資產(chǎn)(在同一市場或不同市場)擁有兩個價格的情況下,以較低的價格買進,較高的價格賣出,從而獲取低風險的收益。
例如,某只股票同時在倫敦和紐約交易所上市,同股同權,但是在紐約標價10美元,在倫敦卻標價12美元,投資者就可以在紐約買進,到倫敦賣出。
盡管在理論定義中套利可以是無風險的交易,但在實踐中大多數(shù)套利都是“統(tǒng)計套利”,即交易獲利的概率大于損失的概率。
套利交易的風險始終存在,輕微的風險包括成交價格的滑點誤差減少了利潤,嚴重的風險包括給標的物定價的貨幣幣值大幅波動、經(jīng)濟基本面急劇變化導致原有的比價規(guī)律不復存在。
一旦黑天鵝出現(xiàn),某些套利行為便有滅頂之災。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固定收益?zhèn)桌呗栽?998年9月造成了46億美元的損失。其策略為做空美國國債與其他國家國債的價差。
由于國債間價差變動通常不大,該公司需要大量借款、提高杠桿來從微小的價差變動中獲利。
1998年8月17日的俄羅斯債務違約事件,導致該公司加了過大杠桿的套利失敗。
在1988年寫給股東的信中,巴菲特匯報了當年公司進行套利獲得的“異常巨大的利潤”,當年的投入獲得了超過50%的收益,而公司每年僅參與少量的但是規(guī)模很大的交易。
但是,即便如此,他表示,即使有大量的現(xiàn)金,公司亦不會在次年進行套利交易。套利面臨的主要風險是宣布的事件沒有出現(xiàn)。而隨著市場對套利的追逐,概念和范圍也變得越來越泛濫,風險也隨之增大。
巴菲特有兩次著名的套利案例,一好一“壞”。
案例一:價格飆升帶來的可可豆套利
1954年,巴菲特剛加入格雷厄姆-紐曼不久,可可豆的價格從每磅5美分飆升至超過60美分。一家手握大量可可豆的公司——洛克伍德被格雷厄姆“相中”了。
這家公司庫存的可可豆的價值,比公司市值高得多!買他們的股票,相當于打折買搶手的可可豆。巴菲特當時被格雷厄姆指定負責這次套利,獲利豐厚。
案例二:一波三折的紅杉樹套利
巴菲特在1981年進行的阿卡塔公司套利投資顯得一波三折,在當年寫給股東的信中,也用“復雜性”、“多變性”來加以描述,并總結了關于套利條件的四個問題:
1、承諾事件發(fā)生的概率多大;
2、承諾如果沒有兌現(xiàn),事態(tài)將如何發(fā)展;
3、用于套利的錢會被困住多久;
4、事態(tài)超預期的可能性多大。
官司纏身的阿卡塔公司在美國擁有超過1萬英畝的紅杉樹森林,美國政府將以分期付款、單利6%的方式購入該地塊,用于擴大紅杉國家公園。
KKR公司將出手接過這塊“肥肉”,承諾在次年1月支付每股37美元的價格收購阿卡塔公司。
看起來是個躺著賺錢的機會,其實不然?!绑@險”過程如下:
巴菲特于當年9月底以33.5美元的價格初次建倉,預期年化回報為40%——不包括紅杉樹的所有權。
到了12月底,KKR宣布推遲收購。出于對事態(tài)的持續(xù)關注以及對KKR、阿卡塔公司的了解,巴菲特繼續(xù)以每股38美元的價格買入。
然而,在次年2月底,股東大會再次宣布推遲收購項目。
3月中旬,KKR徹底放棄了這筆交易。
幸運的是,新的買家出現(xiàn)了,收購推遲至6月進行,報價為每股37.5美元。
化險為夷后,額外的價值——紅杉樹所有權為巴菲特帶來了一筆預期外的收益,相較之前5.19億美元的評估價,法庭認為該所有權價值應為6億美元。
由上可知,即使某些套利機會,看起來像煮熟的鴨子,也存在飛掉的可能性。
5、經(jīng)營性套利
一切商業(yè),或者價值的創(chuàng)造,在某種意義上都是“套利”。
確切而言,商業(yè)追求的是可重復的套利。
廣義化而言,什么是商業(yè)模式?就是:
一塊錢進入你的公司,出來的時候是一塊零五分,而且是可持續(xù)性的。
一切的本質在于算賬。
但是套利型商業(yè)模式,對比一般的商業(yè)模式,是在開張做生意之前,已經(jīng)賺了一塊兒。
套利機會多么好,多么板上釘釘,也是基于某個概率的。
經(jīng)營性套利,通過重復套利動作,可以利用大數(shù)定律,大概率地實現(xiàn)成功套利,而不是把寶押在一個偶然事件上。
好的商業(yè)模式,就是能算得過別人算不過來的賬。
這方面最好的例子還是海底撈。
為什么海底撈可以“不計成本”地討好客戶?
為什么等待區(qū)有那么大方的食物和服務?
為什么在競爭那么激烈的餐飲行業(yè)海底撈還能一路做大?
▲ 火鍋發(fā)源地:重慶朝天門
說海底撈的人太多了,我從“套利”的角度簡單說幾點:
一、高換臺率
高換臺率,是餐飲行業(yè)的命脈指標之一。為了實現(xiàn)高換臺率,海底撈用盡各種辦法讓你愿意等。
24小時不打烊,送餐服務,以及各種衍生的產(chǎn)品與服務,其實都是對高換臺率的不懈追求。
二、高毛利
餐飲行業(yè)毛利本來就高,外加火鍋的特點,以及品牌的定價權,令海底撈有豐厚的本錢去回報顧客,犒勞員工。
三、標準化+中央廚房
火鍋的標準化,降低了管理成本;中央廚房不僅提升了效率,實現(xiàn)了規(guī)模效應,還構建了數(shù)字化神經(jīng)中樞。
四、低租金
餐飲的成本,相當一部分是房租。大多數(shù)餐廳最后都淪為給房東打工。海底撈至少有三種方法拉低租金:a、高換臺率;b、自帶流量,無需那么好的位置;c、與房東的議價能力。
五、網(wǎng)紅化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大家為買東西而出門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
線下的商業(yè)要活下來,需要成為“目的地”?!澳康牡亍北緛硎锹糜晤I域的概念,我將其引入到商業(yè)領域。請點擊《每個價格區(qū)間,都有一個你渴望的商品,和一家偉大的企業(yè)》
海底撈將社交屬性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數(shù)字化時代,其實人與人之間的線下交流機會越來越少了。這是數(shù)字時代與線下產(chǎn)業(yè)最緊密的紐帶,也是套利按鈕。
六、簡單管理
海底撈的管理簡單嗎?實現(xiàn)起來肯定不簡單,但對于員工而言其實最簡單。為什么呢?當你對一個人無條件好的時候,例如對你的家人,其實是最輕松的,什么都不用想,即使人累,心不累。
將復雜的員工管理簡化為“變態(tài)服務”,員工只管全心全意提高滿意度。
可以這么說:海底撈的商業(yè)模式就是圍繞“套利”展開的。
而海底撈的文化又是與其商業(yè)模式高度契合的。
簡而言之,海底撈的這類商業(yè)模式,就像開賭場,不怕你占便宜,就怕你不來。
6、驚險的一躍
好的商業(yè)模式,就是能算得過別人算不過來的賬。
亞馬遜在推出Prime會員時,一算賬,運費太貴,將會虧得一塌糊涂。但貝佐斯還是“一意孤行”,直到“神奇飛輪”轉起來,才釋放魔力,成為亞馬遜的大殺器。
這是算得過平臺經(jīng)濟的賬。
Airbnb開始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很傻,誰會讓陌生人住進自己的房子???被無數(shù)投資人拒絕嘲笑,創(chuàng)始人依然不動搖。
這是算得過共享經(jīng)濟的賬。
淘寶也是,誰愿意從陌生人那里買東西呢?那時候騙子橫行,面對面都會上當,何況網(wǎng)上?
這是算得過人性的賬。
套利絕非簡單地算得過來帳,必須建立在“驚險的一躍”之上。
有個笑話說,一位英國人看到美國遍地都是卡內基圖書館(這位世界首富一生捐了3500座),驚奇地說:在這個國家居然可以靠開圖書館成為首富!
除了亞馬遜起家的時候靠網(wǎng)上買書,開書店絕非好生意。當當和京東不知消滅了多少家實體書店。
但是,近些年,卻有些書店不僅活了下來,而且貌似越做越大,其中一家就是西西弗書店。
據(jù)說該書店平均12天一家新店。其誕生于1993年的貴州,核心價值理念是“參與構成本地精神生活”。
西西弗以滿足“客群心理共性趨勢需求”為目的,打造以物理空間體驗為基礎、以產(chǎn)品運營體驗為核心、以服務互動體驗為增值的“三位一體”復合體驗模式。作為零售企業(yè),關注運營的體系寬度與深度,才是生存發(fā)展的根本。
但從本文“套利”的主題來看,就是一句話:
購物中心的租金讓利。
西西弗創(chuàng)始人金偉竹說:“2008年~2011年,是實體書店最艱苦的3年,當時的中國剛剛迎來高成本時代,書店死亡大都因為成本過高,加上互聯(lián)網(wǎng)對傳統(tǒng)市場的沖擊,非常難熬?!?/p>
這時難熬的還有另外一群人:商業(yè)地產(chǎn)開發(fā)商。
二十一世紀的前十年,是中國購物中心的黃金10年。開發(fā)商大建各種Mall。2006年我也在成都宜家旁邊選中一塊地,與以色列的合作伙伴投資建設了凱丹廣場,后來整體賣給了凱德置地。
開發(fā)商如此鐘愛投資購物中心,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市場需求。
早期商業(yè)設置的匱乏,令人們對購物中心這種業(yè)態(tài)趨之若鶩。
二、政府需求。
出于對招商引資、拉動經(jīng)濟、提升土地價值的考慮,地方政府喜歡開發(fā)商建商業(yè)。
開發(fā)商們投其所好。典型如萬達,左手拉著沃爾瑪,右手綁著五星級酒店,從地方政府那里拿到了很多位置好、地價低的土地。
購物中心一旦散賣就死了。整體持有的話,靠租金收入,往往需要養(yǎng)上數(shù)年,熬不起。怎么辦?
還是以萬達為例,除了政府喜歡的購物中心和五星級酒店,整個項目里的現(xiàn)金流來自住宅和街鋪,然后利用“白撿回來”的購物中心等商業(yè)向銀行貸款,滾動發(fā)展。
這是開發(fā)商的“套利”。
有了大型購物中心、寫字樓和五星級酒店,拉高了周邊的地價。
這是地方政府的“套利”。
2001-2016 年,全國購物中心數(shù)量以17.6%復合增長率逐年攀升,2016 年已超4700 家。
受電商沖擊,加之商業(yè)項目過剩,據(jù)說70%的經(jīng)營者都在虧損。
2001-2016 年全國購物中心數(shù)量(家)
于是,在各自的“患難”中,購物中心與西西弗書店們一見鐘情。
實體書店“集體死亡”,原因是門店租金。租金占到成本的20%以上,基本就要虧本。
西西弗能將這一比例嚴格控制在10%以下。2014年開在深圳萬象城的店甚至直接免租!
秘密在于與商業(yè)地產(chǎn)商合作。
出于人流、文化、親子方面的考慮,購物中心給優(yōu)秀的實體書店拋來繡球,給出“零租金、裝修補貼”等優(yōu)厚條件。
購物中心得到的是“形象工程”,文化品牌,精神高地,多元業(yè)態(tài)互補,高層次的目標人群,更長的滯留時間,關聯(lián)消費等等。
西西弗書店抓住這一機會,從2009年起只選在大型商超和購物中心,解決了“租金貴”這一核心難題。
這與上面海底撈的案例類似。
當年經(jīng)濟型酒店的擴張,也是靠盤活位置差的庫存物業(yè)而獲得低租金,實現(xiàn)了快速擴張。
如果說,一部分購物中心是開發(fā)商套利的副產(chǎn)品,那么,快速崛起的連鎖實體書店,某種意義上也是從購物中心那里套利的結果。
獲得購物中心青睞的實體連鎖書店,還沒開業(yè)已經(jīng)“賺”到了租金,別的競爭對手如何比拼呢?
7、天上為什么掉餡餅?
天上為什么掉餡餅,有兩重意思:
a、對于消費者而言,為什么有免費咖啡喝?
b、對于商家而言,為什么有套利機會存在?
我喜歡用以下方法來拷問一樁生意機會:
一、天上為什么會掉餡餅?
二、餡餅為什么砸在我頭上?
本文前面分別從消費者和商家的角度,回答了“套利”之“天上為什么掉餡餅”。
下面從商家的角度,說說為什么掉在“我頭上”。
沒有定價權,你就沒有套利機會。
西西弗書店獨創(chuàng)了“物理書店+閱讀體驗+書友會+信息交流”的平臺,店內配備了免費閱讀區(qū)、自營品牌咖啡等,即使顧客沒有買書的想法,也能因其他因素留下來。
西西弗跳出了“書商思維”,將自己定位為“多元化經(jīng)營的文化空間”。非常在乎空間氛圍,比如設置閱讀區(qū),提供沙發(fā)、椅子、甚至鼓勵你抄書。某種意義上幾乎重新定義了書店與你的關系。
“從市場來看,有‘讀’才有‘買’,你站在書店里讀十本買一本,那也是生意。我們店員不會因為讀者買不起書而另眼相待,在這個情懷爛大街的時代,我們推動大眾閱讀的初心還是在的。”
“矢量咖啡”、“不二生活”兩大協(xié)作品牌是每家西西弗書店的標配。書的空間占比80%,咖啡吧座占比15%,創(chuàng)意雜貨占5%。
圖書、咖啡、簡餐、音樂、藝術、健身、創(chuàng)意產(chǎn)品,還有舉辦讀書會、講座、簽售會等店內活動,以多元化的經(jīng)營對整體盈利構成支撐。
▲ 加繆與西西弗神話
西西弗既學習了亞馬遜的推薦系統(tǒng),又實現(xiàn)了網(wǎng)絡書店所不具備的“翻翻看”和“馬上帶回家”。據(jù)說其有一個強大的選書團隊。
尤其是,西西弗書店也符合我所說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出趟門目的地”之要求。
本質而言,這家有二十年歷史的書店,其議價權來自于多年的耕耘所累積的深厚底蘊與專業(yè)功力。
在匹配度的前提下,套利機會與自身實力成正比。
例如,拼多多的流量套利,是基于商業(yè)模式和技術創(chuàng)新基礎之上的。
8、可復制的套利
套利經(jīng)常是有時間差的。
一旦切入,必須可以自我復制,形成壁壘,從而壟斷了套利機會。
如果是一次性,就沒啥意思。
上面的幾個例子,都具有高度的“可復制性”。
這里的“復制”,絕非連鎖、中央廚房這么簡單,還涉及到企業(yè)文化不被稀釋,管理與人才跟得上,能構建網(wǎng)絡優(yōu)勢,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以數(shù)字驅動,等等。
▲ DNA復制原理
聽起來“套利”是個過于貨幣化的詞語,但是假如一個企業(yè)要擁有“套利”能力,恰恰要有非凡的愿景和文化。
9、超級用戶的套利
讓我們從用戶價值的維度,來理解“套利”。
GEICO(政府雇員保險公司)創(chuàng)建于1936年。創(chuàng)始人古德溫曾是一家保險公司的會計師。他對GEICO的商業(yè)模式的設計具有獨特性:
一、其業(yè)務定位與一般保險公司不同,按照細分市場,GEICO專門為政府雇員這批特定的群體提供汽車保險。
古德溫認為,作為政府雇員的汽車駕駛,出現(xiàn)事故的概率要低于其他人,這樣保險的賠付率就要小得多。
二、在營銷模式上,GEIOC的保險單的銷售采取郵寄的直銷方式,而不是依靠代理商。
由此可以節(jié)省大約10%~25%的保險代理費。除此之外,因為沒有保險代理的強行推銷,也避免了一些不合適的保單。
正是因為這個模式,為GEICO的發(fā)展開掘了一條具有顯著競爭優(yōu)勢的護城河。
▲ 同行們恨死了GEICO的這只吉祥物小蜥蜴
除了直銷,GEICO最有趣的套利方法是:
界定“超級用戶”。
在傳統(tǒng)的保險公司里,優(yōu)質的保險用戶,與普通的用戶,是混為一體的。
既然有一部分用戶有著更優(yōu)的理賠概率,為什么不能專門服務于他們?
這便是一個巨大的“套利機會”。
Costco的會員,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超級用戶,知識付費會員,都是類似原理。
巴菲特說:“GIECO取得的成功并不是因為我們比其他人更努力取得的,而是我們能夠秉承自己的理念和哲學?!?/p>
偉大的套利機會,來自于偉大的理念與哲學。
佩奇在 Google 創(chuàng)立之初,便洞察到,到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讓所有人很容易免費上網(wǎng),并方便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信息,這樣的公司可以值一萬億美元。
偉大的公司=偉大的愿景+偉大的套利。
最后
Shiru Cafe是一個全新物種。
西西弗是一個全新物種。
無人商店是一個全新物種。
你+套利點=全新物種。
牛逼的書店多了去了,為什么是你有機會套利?
關系好的人多了去了,為什么餡餅掉在你嘴邊?
以前的“套利”,是你找到一個煤礦,或者拿到一塊地?,F(xiàn)在時代不一樣了,你需要有自己獨特的定價權。
定價權=愿景+商業(yè)模式+專業(yè)。
越來越多的套利,是基于信息和數(shù)據(jù)的。還有線上與線下的彼此套利。
最后一個問題,假如你套了利,那些主動的合作者也愿意讓你去套,那么到底是誰被套了呢?
以無人商店為例,被套的可能是被裁掉的店員,以及別的商店。
即使商業(yè)并非一個零和游戲,但也是此消彼長的。背后總有殘酷的淘汰與財富轉移。
所以,你是套利者,還是被套的人?
注1:本文里,咖啡館的案例,斯坦福的案例,與巴菲特套利的案例,引用了網(wǎng)絡文章的一些文字,沒能找到原文作者。內容并沒有涉及到本文的觀點。
注2:文中圖片來自于網(wǎng)絡。
編者按:為什么一位當了一輩子秘書的女士最后能捐出700萬美元的財產(chǎn)?為什么一位受過頂級教育的金融高管卻宣告破產(chǎn)?因為管理財富的關鍵未必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怎么行動。投資不是研究金融,而是一種行為。而行動這個東西很難傳授,行為是天生的,因人而異,難以衡量,會隨時間而改變。壞的投資決策導致壞的行為。前The Motley Fool 嶼《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Collaborative Fund合伙人Morgan Housel總結了20種大家在對待財富時會出現(xiàn)的20種缺點、偏見,以及壞行為的原因。如果你能避免這些財富心理學謬誤的話,投資收益一定會大為改善。
我來告訴你2位投資者的故事,兩人并不相識,但是他們走過的道路卻發(fā)生了有趣的交集。
Grace Groner 12歲就成了孤兒。她一直都沒有結婚。從來沒有過孩子。她也從未開過車。大部分時間內她都是獨自一人住在一間單居室的屋內,她一輩子就干過一種工作:秘書。據(jù)大家所說,她是一位可愛的女士。但她過的是一種簡樸而平靜的生活。這使得她在2010年以百歲的年紀逝世后捐獻出來的700萬美元更加令人困惑。認得她的人問:Grace去哪兒弄那么多的錢呢?
其實這里并沒有秘密。她沒財產(chǎn)可繼承。Grace只是從微薄的薪水里省出了一點錢投入到股市,然后撒手不管享受了80年的復利。
Grace過世幾周之后,一則不相關的投資故事又成為了焦點。
美林證券拉美分部前副主席Richard Fuscone宣布個人破產(chǎn)以避免喪失自己的2個家的抵押品贖回權,其中一個家的面積接近20000平方英尺,每月的房貸達66000美元。Fuscone是Grace Groner的反面。在哈佛和芝加哥大學接受教育的他后來在投資界太成功了,以至于40歲左右他就宣布退休以“追求個人興趣和慈善公益事業(yè)”。但是高額借貸與流動性投資毀了他。Grace Groner將真正的財富捐贈給慈善的同一年,Richard站在一份破產(chǎn)判決面前宣布:“我已經(jīng)被金融危機壓垮……唯一的流動性來源是我妻子能夠賣掉的任何私人家具。”
這些故事的目的不是告訴你要像Grace一樣,避免成為Richard。其真正目的是想指出在其他領域發(fā)生這樣的故事是不可能的。
要不你想想看,還有哪個領域一個沒有受到過教育、沒有相關經(jīng)驗、沒有資源、沒有關系的人的表現(xiàn)還能大大超過一個受到過最好教育、經(jīng)驗最豐富、擁有最好資源和最好的關系的人?永遠都不會有Grace Groner做心臟病手術要好過一位接受過哈佛醫(yī)學院培訓的心臟病專家這樣的故事發(fā)生。或者開發(fā)出比蘋果工程師的還要快的芯片。這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在投資這個領域就會發(fā)生這樣的故事。
這是因為投資不是研究金融。而是研究人們如何對待財富。而行為是很難傳授的,哪怕是真正聰明的人也很難領會。你沒法將行為概括成公式去記憶或者電子表格模式去追隨。行為是天生的,因人而異,難以衡量,會隨時間而改變,人很容易受否認其存在的影響,尤其是在描述自己時。
Grace和Richard證明了管理財富未必就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如何行為。但是金融通常不是這么教你或者討論的。金融業(yè)討論做什么討論得太多了,但是關于當你想做的時候腦子里怎么想的討論就很不夠。
本文描述了我經(jīng)??吹降拇蠹以趯Υ敻粫r會出現(xiàn)的20種缺點、偏見,以及壞行為的原因。
1、成功是掙得的,失敗是應得的之謬誤:低估運氣和風險所扮演角色的傾向,未能認識到運氣和風險是同一個硬幣的不同面。
我喜歡問人一個問題,“關于投資我們不懂的東西你想了解些什么?”
這不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問這個的人太少了。但這會迫使你問到的任何人去思考什么是他們本能上認為是真的但并不會費太多時間去回答因為它很瑣細。
幾年前我想經(jīng)濟學家Robert Shiller提出了這個問題。他回答說:“運氣在成功結果中所扮演的角色。”
我喜歡這個回答,因為沒人會認為在財務成功中運氣沒有扮演一絲的角色。但既然運氣很難量化,而且指出大家的成功靠運氣是很無禮的,所以默認的態(tài)度往往是不把運氣當做一個因素。如果我說“假設全世界有10億名投資者。你是否會認為其中有100人成為億萬富翁純屬機緣巧合運氣所致?”你會回答,“當然。”但然后如果我再讓你列舉出這些投資者,你可能就會退縮了。這就是問題所在。
失敗也是一樣。失敗的企業(yè)是因為不夠努力嗎?壞的投資是因為考慮得不夠徹底嗎?任性的職業(yè)生涯是懶惰的產(chǎn)物乎?
一定程度上來說,是的。當然。但多大程度?很難知道。當很難知道時我們默認就會走極端,把失敗看作主要是錯誤使然。這本身就是錯誤的。
人的生活是其自身經(jīng)歷以及遇見過的人的折射,這其中有很多都是靠運氣、以外和機遇推動的。大膽與魯莽的區(qū)別沒你想象那么大,如果不相信運氣的話你就無法相信風險,因為它們是同一個硬幣的兩面。這些都是很簡單的道理,有時候其對結果的影響要比光靠努力還要大。
兒子出生后我給他寫了一封信:
有的人出生在鼓勵教育的家庭;有的則出生在反對的家庭。有的人出生在經(jīng)濟富裕鼓勵創(chuàng)業(yè)的國家;有的不幸出生在被戰(zhàn)爭和貧窮困擾的地方。我希望你能成功,我希望你能贏得成功。但是要意識到并不是所有的成功都是因為努力工作,也不是所有的貧窮是懶惰所致。在判斷人,包括你自己在內的人的時候要記住這一點。
2、成本規(guī)避綜合征:未能識別某種情況的真正成本,太過強調財務成本而忽視了贏得回報必須付出的情感代價。
比方說你想要一輛新車。其售價是30000美元。你有幾個選擇:1)付30000美元。2)用不到30000美元買一輛二手的。3)偷一輛。
這種情況下大多數(shù)人都會避免選第三種,因為偷車的后果要比好處嚴重。這很明顯。
但假設你想在未來50年掙得10%的年化收益率。這種回報是免費得來的嗎?當然不是。為什么這個世界要免費給你一個這么好的東西?比如汽車,你得付出一些代價。
這種情況下這個代價就是波動性和不確定性。就像汽車一樣,你有一些選項:你可以買下來,接受波動性和不確定性。你可以找不確定性不那么大但是回報也低一點的資產(chǎn),也就是相當于一輛二手車。或者你還可以嘗試相當于俠盜獵車手的行為:拿到回報同時避免隨著而來的波動性。
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就會選擇第三種。就像偷車賊一樣——盡管這是善意的、不違法的——他們想出了些花招和策略來拿到回報又避免付出代價。交易。輪動。對沖。套利。杠桿。
但財神可不是很青睞那些既想要回報又不想付出的人。一些偷車賊能夠僥幸成功。但更多的人會被當場逮住。金錢也是一樣。
這在汽車身上體現(xiàn)得很明顯,但這投資上就沒那么明顯了,因為投資的真正成本,很少是財務費用這樣容易看見和衡量的東西,而是情感代價和市場要求的現(xiàn)貨價這樣相當有效率的東西。1995到2016年間Monster Beverage的股價漲了211000%。但在此期間其股價曾經(jīng)先后5次下挫超過1半。這需要付出巨大的心理代價。巴菲特賺了900億美元。但這是靠70年如一日每天閱讀SEC行情走勢12小時而取得的,其代價往往是疏忽了他的家庭。這也是一項隱性成本。
每一筆金錢回報都要付出你所能看到和計算的財務費用以外的代價。接受這一點至關重要。Scott Adams曾經(jīng)寫過:“我聽到過的最好建議之一大概是這樣的:如果你想取得成功,請先想清楚代價,然后付出代價。這聽起來似乎很明顯不足道,但如果展開想想的話,就會明白它的威力巨大。”非常精彩的財富建議。
3、車里的有錢人悖論
如果你看到有人開一輛好車,你很少會這么想,“哇,這個家伙開的那輛車很酷?!毕喾茨銜?,“哇,如果我有這輛車大家一定會認為我很酷?!辈还苓@是不是下意識的,這就是大家的想法。
財富的悖論是人們往往想向別人發(fā)出自己應該被喜歡或景仰的信號。但現(xiàn)實中那些別人會忽視對你的敬仰,這不是因為他們不認為財富是令人欽佩的,而是因為他們主要想利用你的財富作為自己想要被人喜歡和敬仰的標桿罷了。
這個東西并不微妙。在每一種收入和財富水平的人群中都很普遍。把停機坪上的私人飛機出租10分鐘給人進去拍個自拍放到Instagram上面的生意正變得越來越火。拍這些自拍的人以為自己一定會受寵而沒有意識到除了提供一輛供拍攝的飛機外自己大概不會在意實際擁有這架飛機的是誰。(編者注:既然你都不在意東西的主人了,別人又怎么會在意呢?)
當然,這里想說的不是要放棄對財富的追求?;蛘呱踔翆儡嚨淖非蟆@兩個我都喜歡。而是要認識到大家通常都渴望受人尊重,而謙遜、仁慈、睿智以及有同理心往往比能快的車贏得更多的尊重。(編者注:內在的勝過外在的)
4、一種會令預測你的未來愿望和行動變得困難的因時制宜的傾向,導致無法獲得來自于當前決定的長期復利回報。
每位5歲的男孩都想長大的時候能開一輛拖拉機。然后你長大了意識到開拖拉機也許不是最好的職業(yè)。于是作為一個青少年你夢想能成為一名律師。然后你意識到律師工作太辛苦很少有機會跟家人在一起。于是接著你想成為家庭主婦/家庭煮夫。然后到了70歲你意識到自己應該多存點錢好退休。
世事多變。當你對未來想要什么的看法如此易變時是很難做出長期決定的。
這就又回到了復利的第一原則:不到必要的時候,別去打斷它??墒钱斈愕娜松A改變時怎么才不會打斷一項理財計劃——職業(yè)、投資、開支、預算或者隨便呢?很難的。大家喜歡Grace Groner和巴菲特變得如此成功的原因部分在于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地做著同一件事,讓復利瘋漲。但我們很多人一生當中改變太大了以至于并不像幾十年都做同一件事?;蛘呷魏谓咏氖?。所以我們就不要討論80年的時間周期了,我們的財富可能會經(jīng)歷4個不同的20年周期。這種情況下復利的表現(xiàn)就沒有那么出色。
這個并沒有解決方案。但我學到的一件事情也許有幫助,那就是回歸平衡,給錯誤留出空間。當你如此容易受到變化影響時,在一個目標、一條路徑、一種結果上面吊死是沒有后悔藥可吃的。
5、錨定自己的歷史偏見:你的個人經(jīng)歷構成的也許只是這個世界發(fā)生的0.00000001%,但也許卻占到了你對世界運作方式的看法的80%。
如果你是在1970年出生那么當你到了青少年及20多歲——正值學習有關如何投資以及經(jīng)濟機制的基礎知識容易受到影響的青蔥歲月之時,股市扣除通脹之后就已經(jīng)漲了10倍。如果你出生在1950年,那同樣的市場到了你20幾歲時還是一樣的:
這個觀點有很多解讀方式。在密歇根州Flint長大的人對于制造業(yè)工作的重要性的看法會跟在華盛頓特區(qū)長大的人看法有很大的不同。在大蕭條或者1940年劫后的歐洲期間成年的人,他們的信念、目標以及看重的東西一定是閱讀本文的大多數(shù)人(包括我在內)所無法看透的。
大蕭條嚇壞了一代人,大蕭條影響到了這幫人的余生。至少是大多數(shù)人。1959年約翰·肯尼迪被記者問到對大蕭條的記憶,他回答道:
我對大蕭條沒有第一手的知識。我的家庭擁有全世界最多的財富,而且這些財富還越來越值錢。我們有了更大的房子,更多的傭人,我們旅游更多了。我看到的跟大蕭條有直接關聯(lián)的唯一一件事情是我父親多雇了一些園丁,這僅僅是為了給他們一份工作好讓他們有口飯吃。真的,在我到哈佛讀到相關資料之前我對大蕭條都一無所知。
既然再多的研究或者開放的心態(tài)都無法真正重現(xiàn)恐懼和不確定性的威力,大家在生活中就會以完全不同的觀點去看待經(jīng)濟的運作方式,看待它能做什么,我們應該在多大程度上去保護別人,以及哪些應該重視哪些不應該重視。
問題是對于世界是如何運轉的這個問題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明確的解釋,這樣才能保持他們的理智。如果你早上醒來就說“我不知道為什么大部分人都是這么想的”的話是很難樂觀的,因為大家喜歡可預測的感覺以及明確額度敘述。所以他們利用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去建立他們所認為的世界應該的運作方式的模型——尤其是對于運氣、風險、努力和價值這樣的東西的模型。
這是有問題的。當每個人都體驗過世界的一點東西但卻利用那些經(jīng)歷去解釋預計會發(fā)生的一切時,很多人最終就會變得失望、困惑,或者對他人的決定感到目瞪口呆。
一群經(jīng)濟學家曾經(jīng)分析過一個世紀以來人們的投資習慣并得出結論:“當前的(投資)理念取決于過去的領悟。”
在跟別人爭辯投資觀點的時候,或者當你對他們存錢或者亂花錢,在特定情況下恐懼或者貪婪感到困惑時,或者任何時候無法理解為什么別人會這么對待財富的時候,記住這句話。事情會變得更有意義。
6、歷史學家是先知的謬誤:沒看到歷史是研究意外和變化的,卻用它來作為未來指南的諷刺性。在一個創(chuàng)新和改變是發(fā)展之命脈的領域過于信賴拿過去的數(shù)據(jù)作為未來情況的信號。
地質學家可以看著10一年的歷史數(shù)據(jù)然后建立起地球如何行為的模型。氣象學家也可以。還有醫(yī)生也是——2018年腎臟的機制跟1018年的還是一模一樣的。
過去為未來指明了具體方向的想法挺誘人的。它倡導的是未來之路由數(shù)據(jù)鋪就這樣一種想法。歷史學家——或者分析過去作為指明未來的一種手段的任何人——是很多領域當中最重要的人士之一。
但我不認為金融是其中一個領域。至少不像我們想象那樣。
經(jīng)濟的基石是事因時而變,因為無形之手痛恨一切無限期地保持太好或太糟的狀態(tài)。Bill Bonner曾經(jīng)這么描述市場先生的運作機制:“他穿上了一件‘資本主義在起作用’的T恤,但手里還拿著一把大錘?!焙苌儆袞|西會很長時間內維持不變,這使得歷史學家的作用要比先知小很多。
考慮幾件大的事情。
401(K)(退休金賬戶)已有39年的歷史——這已經(jīng)老得足以競選總統(tǒng)了。Roth IRA(羅斯個人退休金賬戶)年份還不夠久,還不能喝。所以今天有關美國人如何為退休做好打算的個人理財建議和分析與僅一代人之前還行得通的那個并不能直接可比。世道不一樣了。
風投產(chǎn)業(yè)25年前幾乎還不存在?,F(xiàn)在有些基金的規(guī)模已經(jīng)比一代之前的整個行業(yè)都要高。Phil Knight曾經(jīng)寫過他創(chuàng)辦耐克后那段早期日子的情形:“那時候還沒有風投這樣的東西。一位有抱負的年輕創(chuàng)業(yè)者可以依靠的地方很少,而且僅有的那些還是由厭惡風險毫無想象力的看門人,換句話說,銀行家守著?!彼哉f我們對資助創(chuàng)業(yè)者、投資周期、失敗率的認知都是沒有深厚的歷史可以借鑒的東西。世道變了。
或者再看看公開市場。標普500在1976年以前都沒有把金融股納入進去;但現(xiàn)在金融已經(jīng)占到了該指數(shù)的16%。50年前技術股幾乎還不存在。今天,它們贏超過了指數(shù)的1/5。會計規(guī)則也隨著時間轉移也發(fā)生了改變。披露政策、審計、市場流動性等也是。世道變了。
跟金錢有關的任何事情最重要的驅動力是大家講給自己聽的故事以及他們對商品和服務的喜好。這些東西往往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文化和世代更迭而改變。而且會不斷變化。
在金錢方面我們對自己玩的這種心理花招是對那些已經(jīng)到過那里、做過那些事情的人的過度崇拜。經(jīng)歷過特定事件未必就代表你有資格知道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實際上很少會這樣,因為經(jīng)歷會導致過度自信而不是預言的能力。
這并不意味著在思考財富的時候我們應該無視歷史。但這里有一個重要的微妙之處:歷史挖得越深入,你的概括就應該越普遍。像人與貪婪和恐懼的關系,在壓力下如何行事,以及對激勵如何響應之類的一般事物,這些往往不會隨著時間而發(fā)生太大改變的。研究一下金錢史對這類東西是有用的。但是特定趨勢,特定交易、特定板塊,以及特定的因果關系永遠都是演進過程的一個展示。
7、在樂觀主義是最合理態(tài)度的世界里受到悲觀主義的誘惑
歷史學家Deirdre McCloskey說:“出于我從來都不能理解的理由,大家都喜歡聽世界要完蛋了。”
這并不出奇。John Stuart Mill曾經(jīng)在1840年代寫道:“我觀察到被一大群人尊崇為圣人的,不是那些在別人絕望時充滿希望的人,而是那些在別人充滿希望時感到絕望的人。”
這部分是出于自然選擇。我們在進化的過程中將威脅看成比機會更緊迫。巴菲特說過,“要想成功,你必須先活下來?!?/p>
但對金錢悲觀的誘惑程度不一樣。假設說準備有一場衰退要到來,有人就會把消息轉發(fā)給你。假如我們準備要有一場大衰退,報紙會生怕你不知道。如果我們接近下一場大蕭條的話你會在電視上看到。但是如果說好日子快要來到,或者市場還有運作空間,或者公司潛力巨大的話,評論員和旁觀者之流的共同反應是你要么是推銷的,要么就是很滑稽地漠視了風險。
這里有幾點要說的。
一是金錢無所不在,所以發(fā)生了什么壞事情的話每個人都會受到影響的,盡管影響的方式不一樣。這是對的,比方說天氣的影響。佛羅里達肆虐的颶風對92%的美國人都沒有直接的風險。但一場經(jīng)濟衰退卻會影響到每一個人——包括你在內,所以要注意。像股市一樣特殊的東西也一樣:超過半數(shù)的家庭都直接擁有股票。
另一點是悲觀主義需要行動——走開!出去!快跑!賣掉!躲起來!樂觀主義基本上就是讓你按照目前的路線享受旅程就行了。所以其緊迫性沒那么高。
第三點是金融業(yè)賺了很多錢,所以會吸引無數(shù)的騙子、販子以及扭曲事實者許下空口承諾——盡管有監(jiān)管。只要賞金足夠大,哪怕是誠信守法的金融工作者也會把垃圾產(chǎn)品說成是對自己的客戶有好處。已經(jīng)有足夠多的人被金融業(yè)糊弄過,以至于即便是對樂觀的理性宣傳也會被“如果好得令人難以置信的話,那可能就是這樣的。”這樣的論調所籠罩。
順便說一句,大多數(shù)對樂觀主義的宣傳都是理性的。當然不是全部。但我們需要理解什么是樂觀主義。真的樂觀主義并不相信一切都會很好。那是自滿。樂觀主義是一種信念,認為好結果慢慢會青睞你,哪怕在這過程中會遇到挫折。想到大多數(shù)人每天早上醒來都想著要把事情做得好點效率高點而不是想要制造麻煩,這就是樂觀主義的基礎。這并不復雜。當然也不是鐵定如此。這只是大多數(shù)人最合理的預測。統(tǒng)計學家Hans Rosling換了種說法:“我不是樂觀主義者。我是非常嚴肅的可能主義者。”
8、對于指數(shù)式增長因為受到線性的直覺思維傾向的推動而低估了復利的威力。
1950年代IBM制造出了3.5MB的硬盤。到了1960年代已經(jīng)可以做到好幾十MB。到了1970年代,IBM的溫徹斯特硬盤驅動器容量已經(jīng)達到70MB。然后硬盤開始指數(shù)性地存儲容量變得越來越大而且大小變得越來越小。1990年代早期典型的PC大概是200—500MB的容量。
然后……砰!東西爆炸了。
1999 – 蘋果的iMac推出了6GB的硬盤。
2003 – 120GB登陸Power Mac。
2006 – 250GB出現(xiàn)在新的iMac上。
2011 – 有了第一塊4TB的硬盤。
2017 – 60TB的硬盤。
一起在看一下。從1950到1990我們一共增加了296MB。從990到今天我們增加了6000萬MB。
復利的關鍵從來都是大。復利一直都很大——無論你研究過多少次——大到你的腦子無法理解的地步。2004年比爾·蓋茨指責新的Gmail說為什么會有人需要1個GB的存儲。科技作者Steven Levy寫道,“盡管他了解先進技術,但是心態(tài)卻仍然停留在在存儲的舊范式上?!保ň幷咦ⅲ荷w茨認為郵箱搞這么大是個浪費)對于事物的變化速度之快你永遠都不會習慣的。
我曾經(jīng)聽過很多人說自己第一次看到一張復利表——或者如果你從20多歲、30多歲時開始存錢到退休時你的錢會多了多少的故事時改變了自己的一生。但是未必。那可能會令他們感到驚訝,因為結果從直覺上來說似乎是錯的。線性思維要比指數(shù)性思維直觀得多。Michael Batnick曾經(jīng)解釋過這一點。如果我讓你心算一下8+8+8+8+8+8+8+8+8的結果,你在幾秒鐘之內就能算出來(72)。如果我讓你計算8x8x8x8x8x8x8x8x8,你的腦子會爆炸(134217728)。
這里的危險是當復利不那么直觀時,我們往往忽視了它的潛力而聚焦于通過其他手段去解決問題。這不是因為我們想得太多,而是因為我們很少會停下來思考復利的潛能。
研究巴菲特如何創(chuàng)造財富的書超過了2000本。但沒有一本的名字叫做《這個家伙整整3/4世紀都在不斷地投資》。但是我們知道這是他絕大部分成功的關鍵;其實你腦子里很難算清楚他的收獲因為這東西不直觀。有討論經(jīng)濟周期、交易策略以及押注哪些板塊的書。但是威力最強最重要的書應該叫做《閉上你的鳥嘴然后耐心等待》。這本書就一頁,里面是一張長期的經(jīng)濟增長表。物理學家Albert Bartlett一語中的:“人類最大的缺點是我們無法理解指數(shù)函數(shù)?!?/p>
復利的反直覺要為絕大多數(shù)的令人失望的交易、糟糕的策略以及成功的投資嘗試負責。好的投資未必是要賺到最高的回報,因為最高的回報往往是一次性的,在終結時會磨滅了你的信心。好的投資是賺到相當好的回報讓你能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堅持下去。這個時候復利就會瘋狂起來。
9、在一個需要逆向思考才能取得高于平均結果的領域卻迷戀于社會認同。
在奧馬哈舉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年會吸引了40000人,這些人都認為自己是逆向投資者。大家凌晨4點就起來跟著成千上萬的其他人一起排隊然后相互告訴對方自己的終身承諾是不要隨大流。很少人能看到這里面的諷刺性。
一切值錢的東西都會有高風險。高風險就可能會做錯虧錢。損失金錢會讓人不理智。而渴望避免做錯的最佳做法是讓自己處在一堆同意你的人周圍。社會認同很強大。別人同意你就像是你是正確的證據(jù)而不需要用事實去證明。哪怕是下意識的,大多數(shù)人的看法都有漏洞和缺陷。而群體和社會認同幫助填補了那些漏洞,減少了你對自己可能會錯的懷疑。
在跟金錢打交道時把大眾視為正確性的證據(jù)的問題在于機會幾乎永遠都是跟流行性背道而馳的。真正推動豐厚回報的是估值倍數(shù)的增長,而估值倍數(shù)增長要依靠一項投資在將來變得越來越流行——而這個東西總是錨定與當前的流行度的。
問題是:大多數(shù)逆向投資的嘗試只是非理性的犬儒主義的偽裝——而犬儒主義是可以流行起來吸引大眾的。真正的逆向投資主義是當你的看法令人感到非常地不舒服和蔑視以至于你都要再三想象是不是對的的時候。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一點。但是當然會有那種情況出現(xiàn)。按照定義,大多數(shù)人無法成為逆向投資者。從統(tǒng)計上來說,敞開懷抱擁護這一理念你就能成為其中之一了。
10、在一個不受明確規(guī)則而受松散不可預測趨勢統(tǒng)治的領域卻訴諸于學術
Harry Markowitz(哈里?馬科維茨)因為建立了告訴你股票債券應該如何組合要取決于你理想的風險等級的公式而贏得了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鑒于此,幾年前華爾街日報問他是如何投資自己的錢的。他回答道:
如果股市大漲而我沒有進去——或者如果股市大跌我沒有出來的話,我會將我的飲恨程度可視化。我的意圖是讓將來的后悔最小化。所以我把債券和股票投資五五開。
有很多東西金融學術在技術上是對的但卻無法說清楚人們在現(xiàn)實世界中是如何行為的。許多金融學術工作都很有用,也推動了行業(yè)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但是其主要目的往往是智力激勵以及給其他學者留下深刻印象。這么說我不是責備他們或者看輕他們。而是想告訴大家要認識到其真實面目。
我記得有一項研究表明年輕投資者應該在股市中使用2倍的杠桿,因為,就統(tǒng)計而言,即便你徹底失敗了仍有可能隨時間轉移而獲得出色的回報,只要你跌倒了再爬起來繼續(xù)投資的話。但沒人在現(xiàn)實世界里面會這么做。他們會發(fā)誓今生再也不會投資了。在電子表格上管用的東西跟在餐桌上管用的東西差了十萬八千里了。
這里的脫節(jié)在于學院派往往想要非常精確的規(guī)則和公式。但現(xiàn)實世界的人只是把那些東西當作輔助來試圖弄清楚一個本質上就回避精確的混亂而令人困惑的世界。你沒法通過精確和推理解釋清楚隨機和情緒。
大家還會被學者的頭銜和學位所吸引,因為金融不向醫(yī)療這樣的領域要證書認可。所以一個博士頭銜就會鶴立雞群。這就給學術界在做出論斷和為理念辯解制造了強烈的吸引力——“根據(jù)這項哈佛的研究……”或者“正如諾貝爾獎得主云云,所以……”當別人引用“來自一家知名機構的西裝革履的人在CNBC”上說的話時總會很有分量。一個嚴酷的現(xiàn)實是金融領域往往最重要的從來都不是贏得諾貝爾獎:而是人性和糾錯的空間。
11、金錢的社會效用以財富增長為直接代價;而財富是你看不見的
我過去常把車停到酒店里面。那是在2000年代中期的洛杉磯,那時候錢都跑到房地產(chǎn)去了。我的假設是開法拉利的客戶肯定是很有錢的。很多都是。但后來隨著我認識了一些人才了解到他們其實沒那么成功。至少沒有我假設的那么成功。很多人都是成就平平,把大部分的錢都花在了車上面。
如果你看到一位開著20萬美元豪車的人,關于此人的財富你唯一了解到的數(shù)據(jù)點是他們的20萬美元比買車前沒那么值錢了?;蛘吣禽v車是租來的,而這真不能代表財富。
我們往往靠看到的東西去判斷財富。我們看不到別人的銀行賬號或者業(yè)務報表。所以我們靠外在表現(xiàn)來猜測財務成功。汽車。住宅。度假。Instagram上的照片。
但這里是美國,我們所珍愛的一個行業(yè)就是幫助大家制造假象直到他們把它變成真的。
其實財富是你看不到的東西。財富是沒有購買的車。是沒有購買的鉆石。是推延的翻新,是放棄的衣服以及拒絕升艙頭等艙。財富是在銀行里面還沒有轉化為你看到的東西的那些資產(chǎn)。
但那不是我們對財富的看法,因為你沒法將看不到的東西放到上下文中進行研究。
歌星蕾哈娜在過度開支之后幾乎破產(chǎn)然后把她的理財顧問給告了。那位顧問回答道:“告訴她如果你把錢花在東西上,你最終就會得到東西而不是金錢真的有必要嗎?”
你可以笑。但事實是,是的,大家需要有人告訴這一點。盡管大多數(shù)人說自己想成為百萬富翁,但他們的意思其實是“我想花100萬美元,”這完全是成為百萬富翁的對立面——百萬負翁。對于年輕人來說尤其是這樣。
財富的一個關鍵使用是控制你的時間并且為你提供選項。資產(chǎn)負載表上面的金融資產(chǎn)可以提供這個。但其直接代價是用物質上的東西向大家展示你究竟有多少錢。
12、在復利的第一原則是不到必要時候不去打斷的領域卻有采取行動的傾向
如果你的水池漏水了,你會拿起扳手去修好它。如果你的胳膊斷了,你會給它打上石膏。
如果你的理財計劃出問題了,你會打算怎么辦?
第一個問題(適用于個人理財、商業(yè)理財和投資計劃)是你怎么知道它什么時候出問題?
水池壞很明顯。但是投資計劃出問題的解釋卻是開放性的。也許這只是暫時失寵呢?也許你只是經(jīng)歷了正常的波動呢?也許你這個季度有一堆的一次性開支但是你得儲蓄率還是足夠的呢?這很難知道。
在很難區(qū)分是出問題還是暫時失寵時,默認的傾向是前者,然后馬上采取行動。你開始撥弄扳手看看哪里需要修復。這似乎是件需要做的負責任的事情,因為當你生活里幾乎所有其他事情都出問題的時候,正確的行動就是去修復。
有些時候理財計劃是需要修正的。哦,有沒有呢。但也沒有說有不受波動性影響的長期理財計劃。偶爾的劇變通常是一項標準計劃當中的一部分。
當波動性必然存在且是正常的時候,往往卻被當做需要修復的東西來看待,打擊采取行動最終卻終端了一個好計劃的執(zhí)行?!笆裁匆矂e做”是金融最具威力的話語。但這既讓個人難以接受又讓專業(yè)人士很難收到錢。所以,我們就瞎搞。瞎搞得太多了。
13、低估了對犯錯空間的需要,這不僅是在金融上的,也包括心理上和身體上的
本·格雷厄姆曾經(jīng)說過,“安全邊際的目的是讓預測變得沒有必要。”
這句話實在是太睿智了。但是對此最常見的回應,哪怕是下意識地,卻是,“謝謝你本。但我很擅長預測?!?/p>
在幾乎所做的一切涉及金錢的事情時大家都低估了對犯錯空間的需要。有兩樣東西導致了這個:一是認為你對未來的看法是對,這主要是受到了來自于承認反面的不舒服感受的驅使。二是因為沒有采取讓你對未來的看法成真的行動你因此給自己造成了經(jīng)濟傷害。
但是犯錯空間卻不受重視還被誤解。這往往被認為是保守的避險,是那些不想貓?zhí)箫L險或者對自己觀點不夠自信的人才用的。但是使用得當?shù)脑捛闆r恰恰相反。犯錯空間讓你可以忍耐,而忍耐讓你可以堅持得足夠久,從而讓從可能性很低的結果獲益的機率降臨到你身上。最大的收益出現(xiàn)得很少,要么是因為不經(jīng)常發(fā)生,要么是因為需要時間去積攢復利。所以部分策略犯錯空間足夠大可以忍受策略其他部分困難的人相對于犯錯時被清盤出局插入更多代幣的人要更有優(yōu)勢。
犯錯空間還有多方面的含義。資產(chǎn)下降30%的時候你還能活下來嗎?從表格上來看也許能——也就是說付賬單和保持現(xiàn)金流為正還沒有問題。但是在心態(tài)上呢?很容易低估一次30%的下降對你心智的影響。在機會最大的那一刻你的信心可能會全無了。你或者你的配偶也許決定是時候實施新計劃或者走上新的職業(yè)生涯了。我知道幾位投資者在虧損之后就因為心力交瘁而退出了。身體也被掏空了。電子表格可以對大衰退的歷史頻率進行建模。但它沒法對回到家看著你的孩子然后想到如果你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時的那種感受進行建模。
14、受到玩的金融游戲不同于你的他人行動影響的傾向
1999年思科的股票漲了3倍。為什么?可能不是因為大家認為這家公司值6000億美元。Burton Malkiel曾經(jīng)指出過思科按照這個估值的隱含增長率意味著在20年內其市值就會超過整個美國經(jīng)濟。
其股價上揚是因為短期交易員認為它會一直漲。他們是對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是他們玩的游戲——“這只股票交易價是60美元,我認為明天之前它會值到65美元。”
但如果1999年時你是長期投資者的話,60美元是唯一可買的價格。那么你周圍看看然后對自己說,“哇,可能別人知道一些我不知道的東西呢。”然后你還是買下來了。你甚至還自以為自己聰明。但然后交易員突然不玩游戲了,你,還有你的游戲都完蛋了。
你沒意識到的是變動邊際價格的交易員跟你玩的是完全不同的游戲。如果你從玩的游戲跟你不同的人身上去找線索的話,注定是會被愚弄并且最終虧損的,因為不同的游戲有不同的規(guī)則和不同的目標。
關于財富很少有事情比這兩件重要:一是理解你的投資期,二是不要被玩不同游戲的人的行動和行為說服。
這不僅僅是投資。你如何儲蓄,如何開支,你的商業(yè)策略是什么,你對金錢如何看待,你什么時候退休,你如何看待風險等這些可能都會受到玩不同游戲的人的行動和行為影響。
個人理財是極其個人化的,其中最困難的部分之一是向別人學習的同時意識到他們的目標和行動可能跟對你自己生活利害相關的東西相去甚遠。
15、迷戀于金錢娛樂因為金錢是情緒化的,而情緒會受到爭吵、極端觀點、閃光燈以及對你福祉的威脅之影響。
如果普通美國人的血壓升高了3個點,我的猜測是有些報紙會把它放到第16版,沒什么變化,一切照舊。但如果股市跌了3個點,好吧,我們會如何反映都不用猜。這條來自2015年:“奧巴馬總統(tǒng)聽取了對本周一全球市場震蕩情況的匯報?!?/p>
為什么看起不太重要的金融新聞會壓倒客觀上更重要的新聞呢?
因為金融具有其他東西——齒顎矯正、園藝、海洋生物學所沒有的娛樂性。金錢有競爭、規(guī)則、沮喪,有得失、英雄、惡棍、團隊和粉絲等等,這些使得它誘人地更接近于體育賽事。但是金錢還有更令人上癮的地方,因為財富活動就像體育賽事一樣你既是粉絲又是運動員,結果會直接地和在情緒上影響到你。
這是很危險的。
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在做出金錢決策不斷提醒自己投資的目的是收益最大化而不是無聊最小化是有幫助的。無聊完全是OK的。無聊是好的。如果你希望把這條框定為策略,提醒自己:機會出在別人不做的地方,而別人往往不碰無聊的東西。
16、對承擔風險的樂觀主義偏見,或者“俄羅斯輪盤賭在統(tǒng)計上應該有效”綜合征:在任何情況下壞處都不可接受時過分迷戀對機遇的偏好
Nassim Taleb說,“你可以是風險愛好者但卻完全不能接受毀滅?!?/p>
意思是說你必須預先承擔風險,但是讓你徹底毀滅的風險永遠都不值得去冒。玩俄羅斯輪盤賭的時候機率對你有利。但是其潛在的好處永遠也抵消不了壞處。
某件事情的概率對你有利——大多數(shù)時候房地產(chǎn)價格都會漲,大多數(shù)時候每個兩周你都會拿到薪水——但是如果一個東西有95%的機率是對的話,則錯的機率是5%意味著你幾乎肯定會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候遇到不好的一面。而如果不好的代價是破產(chǎn)的話,則剩下那95%的時間所帶來的好處也不值得冒險,不管這看起來是多么的有吸引力。
在這里杠桿就是魔鬼。杠桿會把常規(guī)風險變成某種可以導致毀滅的東西。其危險在于理性樂觀主義大多數(shù)時候會掩蓋某些時候破產(chǎn)的風險,導致我們系統(tǒng)性地低估了風險。過去10年房地產(chǎn)價格跌了30%。一些公司拖欠自己的債務。這就是資本主義——會發(fā)生這種情況。但是那些帶杠桿的會毀滅兩次:他們不僅破產(chǎn)了,而且在每次機會成熟的時候都被剝奪了重返這場游戲的機會。2009年破產(chǎn)的房主沒有機會利用2010年廉價的按揭利率。萊曼兄弟再無機會在2009年投資廉價債券。
我自己的錢是杠鈴狀的。我那一部分的錢冒險,而另一部分就像受驚的烏龜。這并不矛盾,但是財富心理學會讓你以為自相矛盾。我只是想要確保自己能夠維持得足夠久等待風險給我回報。再次地,要想成功,你先得活下來。
這里的關鍵點是關于財富很少有東西的價值能跟期權一樣。那種只要你想就能跟想跟的人一起做你想做的事情的能力,其ROI是無限的。
17、在一個如果沒有跟合適的行為相匹配則技能無關緊要的領域卻偏好于技能。
這又把我們撤回到Grace和Richard的例子。投資需求有一個層次論,要想讓上一層的有意義首先必須掌握下一層的主題:
投資需求層次論:投資行為—資產(chǎn)分配—費用&交易成本—證券選擇—稅費
Richard非常擅長金字塔頂部的技能,但是底部的東西沒掌握,所以一切都沒有意義了。Grace把底部的技能掌握得非常好,所以頂層的那些幾乎都沒有必要了。
18、否認你對世界運作機制的看法與世界實際運作機制之間的不一致,這主要是受到了希望形成清晰的因果關系敘述而不顧一切與金錢有關的東西內在復雜性的驅動。
有人曾經(jīng)把特朗普說成是“無法分辨發(fā)生的事情與他認為應該發(fā)生的之間的區(qū)別?!睊侀_政治不談,我認為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毛病。
這個要分成3點:
你看到這個世界上很多的信息。
我無法處理完所有的那些信息。所以你有個過濾器。
你只過濾那些跟你認為世界應有的運作方式匹配的信息。
既然每個人都想用清晰的話語解釋自己看到的東西以及世界的運作機制,我們認為應該發(fā)生的與實際發(fā)生的之間的不一致就會被掩蓋住了。
舉個例子。稅收更高應該會拖累經(jīng)濟增長——這是一種常識性說法。但是稅率與增長率之間的關系是很難識別的。所以,如果你堅持稅收與增長之間的關系說法的話,你會說這數(shù)據(jù)里面一定有什么地方出錯了。你也許是對的!但如果你碰到別人把數(shù)據(jù)扔到一邊來支持自己的說法——比如認為對沖基金取得優(yōu)異表現(xiàn)否則沒人會投資它的話——你認為這屬于偏見。類似的例子還可以列舉上千個。每個人都只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東西,哪怕有證據(jù)表明不是這樣。故事大于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要接受一切涉及金錢的東西都是收到不合邏輯的情緒的驅動,其運動件多到任何人都無法掌握的地步,這是記住歷史是研究發(fā)生那些大家都以為不會發(fā)生的事情的一個好的開始。對于財富來說尤其是這樣。
19、政治信仰推動金融決策,受到經(jīng)濟是政治行為不端的表親的影響
我曾經(jīng)出席過一場會議,會上一位知名的投資者的開場白是“你知道奧巴馬總統(tǒng)什么時候談過堅持控槍和圣經(jīng)的事情嗎?這就是我,伙計們。今天我要告訴你們他們的魯莽政策如何影響了經(jīng)濟?!?/p>
我不關心你的政治立場是什么,那樣的思考方式不可能做出理性的投資決策的。
但這卻相當常見??纯聪旅孢@張表,看看2016年發(fā)生了什么。GDP增長率、就業(yè)率、股市增長情況,還有利率,這些都沒有發(fā)生實質性的變化。只是總統(tǒng)變了:
幾年前我發(fā)布過一堆不同總統(tǒng)治下的經(jīng)濟表現(xiàn)數(shù)字??吹胶蟠蠹叶集偭耍驗閿?shù)據(jù)經(jīng)常跟他們所認為的應該基于的政治理念不吻合。不久之后一位記者問我對一則新聞發(fā)表評論,那篇文章詳細介紹了民主黨主政如何在統(tǒng)計上比共和黨會有更加強勁的經(jīng)濟表現(xiàn)。我說你不能做出這種論斷因為樣本規(guī)模太小了。但是他不斷地強調這個觀點,并且寫了一篇文章讓讀者要么歡呼要么冒汗,取決于他們的理念。
關鍵不是說政治對經(jīng)濟沒有影響。但這話題太敏感的原因是因為數(shù)據(jù)往往令那幫人大吃一驚,這本身也是意識到政治與經(jīng)濟的關聯(lián)未必像你想象那樣明確的原因之一。
20、3個月泡沫:把最近的過去外推到不久的將來,然后低估了無論你預測不久的將來會發(fā)生什么都會影響到你的將來。
9/11之后那個月的新聞頭條很有趣。很少有人會接受攻擊是一次性的想法;下一場大規(guī)模的****襲擊肯定就要來臨了。一位防衛(wèi)分析師在2002年說:“另一場災難性的恐怖襲擊不可避免,發(fā)生只是時間問題。”另一篇頭條則說:“一位高級反恐官員說這是‘什么時候而不是會不會的問題’”。除了預計另一場襲擊即將到來以外,這里還要一種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影響到人的信念。《今日秀》曾經(jīng)向白領工作者推銷過一種降落傘讓他們放在桌底下以防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從摩天大樓跳下去。
相信剛剛發(fā)生過的事情會繼續(xù)發(fā)生在心理學上會不斷出現(xiàn)。我們喜歡模式也有短時記憶。那種剛剛發(fā)生的事情的重復會以同樣的方式影響的額外感受是一種衍生物。當你在處理財富方面的東西時這種感受是一種折磨。
每一次金融上的大賺或者巨虧都會緊跟著大眾對會有更多的贏或虧的期望。一旦對那些時間的效應會反復出現(xiàn)達到了一定程度的癡迷之后,就會跟你的長期目標脫節(jié)。例子:2008年的股市跌了40%的預測是還會有另一場連續(xù)好幾年的大跌。預計剛剛發(fā)生過的事情很快就會再次發(fā)生是一回事,就其本身而言就是一種錯誤。但是沒意識到你的長期投資目標可能仍然不受影響安然無恙,哪怕還會經(jīng)歷一次大跌也如此,則是近期偏差的一個危險的副產(chǎn)品?!笆袌鐾鶗S著時間而護膚并且再創(chuàng)新高”不是金融危機流行的經(jīng)驗總結;“市場會崩潰而崩潰很惡心”才是,盡管前者實際上發(fā)生的機率比后者高得多。
大多數(shù)時候,大事件的發(fā)生并不會增加其再次發(fā)生的機率。而是相反,因為均值回歸是金融一條殘酷的定律。但是即便當某件事再次發(fā)生了,大多數(shù)時候都不會——或者不應該按照你想要以為的方式影響你的行動,因為大多數(shù)外推都是短期的,而大多數(shù)目標都是長期的。一項旨在經(jīng)受住變化的穩(wěn)定策略幾乎總是要比試圖防范剛剛發(fā)生的事情再次發(fā)生的策略更出色。
——————
如果說這一切有什么最大公約數(shù)的話,那就是謙卑、適應性、長投資期以及對一切流行的涉及財富的東西保持質疑。也可以概括為:準備好逆來順受。
Jiddu Krishnamurti主持靈修講座多年。隨著年紀變大他變得更加坦率。再一次著名的演講中,他問聽眾想不想知道他的秘密。
他悄悄地說,“知道嗎,我不關心發(fā)生了什么事情?!?/p>
關于對待財富的心理這也許是最好的訣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