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奧堂合法嗎沒名。只有是拉人頭的上下線的方式,只有前期是以高利回報的,并且是小調整躺床上就掙錢的什么也不用敢的,就不用義無反顧的認定為傳銷,即使是那些國家給拿牌照的也不能完全排除,審核時使用一種銷售模式制度,過兩年實際運行時又是另外一種……
www.haoqk.cn好期刊網,一個致力于打擊傳銷規(guī)范直銷的網站
近年來,中國人越來越多地聽到、看到、經歷過各種非法集資的故事,這些故事無一不是以發(fā)財為誘惑。比方說傳銷——“萬里大造林”。其實,傳銷的祖宗是二十世紀初美國的“龐氏騙局”。
那什么是“龐氏騙局”呢?就是用后來者的錢,為前面的人提供回報。只要后來者源源不斷,這個游戲就可以一直玩下去。但是,哪里都不可能有無窮無盡的后來者,因此,所有的“龐氏騙局”即使不被拆穿,都必將因資金鏈條斷裂而破產。而在這樣的騙局中,最有可能得利的,就是隊列中最上端的人,尤其是當他可以逃脫制裁的話。倒霉的,只能是后面跟進的人?;蛘哒f,最后跟進的人必定損失慘重。
“龐氏騙局”源自于一個名叫查爾斯-龐茲(Charles Ponzi)的人, 他是一個意大利人,1903年移民到美國。在美國干過各種工作,包括油漆工,一心想發(fā)大財。他曾因偽造罪在加拿大坐過牢,在美國亞特蘭大因走私人口而蹲過監(jiān)獄。他為了錢什么都干,什么都敢干的人。
就是這么樣的一個人,在經過美國式發(fā)財夢十幾年的熏陶,他發(fā)現(xiàn)最快速賺錢的方法就是搞金融,于是,從1919年起,龐茲隱瞞了自己的歷史來到了波士頓,設計了一個金融投資計劃,向美國大眾兜售。
這個投資計劃說起來很簡單,就是投資一種東西,然后獲得高額回報。但是,龐茲故意把這個計劃弄得非常復雜,讓普通人根本搞不清楚。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剛剛結束,世界經濟體系一片混亂,龐茲便利用了這種混亂。他宣稱,購買歐洲的某種郵政票據,再賣給美國,便可以賺錢。國家之間由于政策、匯率等等因素,很多經濟行為普通人一般確實不容易搞清楚。其實,只要懂一點金融知識,專家都會指出,這種方式根本不可能賺錢。然而,龐茲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虛,另一方面則設置了巨大的誘餌,他宣稱,所有的投資,在45天之內都可以獲得50%的回報。而且,他還給人們“眼見為實”的證據:最初的一批“投資者”的確在規(guī)定時間內拿到了龐茲所承諾的回報。于是,后面的“投資者”大量跟進。
在一年左右的時間里,差不多有4萬名波士頓市民,傻子一樣變成龐茲賺錢計劃的投資者,而且大部分是懷抱發(fā)財夢想的窮人,龐茲共收到約1500萬美元的小額投資,平均每人“投資”幾百美元。當時的龐茲被一些愚昧的美國人稱為與哥倫布、馬爾孔尼(無線電發(fā)明者)齊名的最偉大的三個意大利人之一,因為他像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一樣“發(fā)現(xiàn)了錢”。龐茲住上了有20個房間的別墅,買了100多套昂貴的西裝,并配上專門的皮鞋,擁有數(shù)十根鑲金的拐杖,還給他的妻子購買了無數(shù)昂貴的首飾,連他的煙斗都鑲嵌著鉆石。當某個金融專家揭露龐茲的投資騙術時,龐茲還在報紙上發(fā)表文章反駁金融專家,說金融專家什么都不懂。
1920年8月,龐茲破產了。他所收到的錢,按照他的許諾,可以購買幾億張歐洲郵政票據,事實上,他只買過兩張。龐茲被判處5年刑期。出獄后,他又干了幾件類似的勾當,因而蹲了更長的監(jiān)獄。1934年被遣送回意大利,他又想辦法去騙墨索里尼,也沒能得逞。1949年,龐茲在巴西的一個慈善堂去世。死去時,這個“龐氏騙局”的發(fā)明者身無分文。
查爾斯-龐茲
中國的黑社會不是很發(fā)達,卻有比較發(fā)達的江湖社會。江湖社會中有各種各樣的騙錢招數(shù),只是你發(fā)現(xiàn)了嗎?這些騙術萬變不離其宗地出現(xiàn),改頭換面,換湯不換藥,以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現(xiàn)實條件,屢屢使人上當。
所謂防范,只有靠人們自己的警惕,而關鍵在于,不要貪心,不要以為天上會掉餡餅。不要相信那些輕易就能賺大錢的鬼話。但是,現(xiàn)代社會在金錢欲望的引導下,越是違背常理的賺錢大話,越是容易使人相信。這也常常使人無
奈。
我滴媽誒,今天的我到底看了部啥片啊。
害的我!只想(半)捂眼……
倒不是因為恐怖,也不血腥。
就是……尺度大到讓我有些不知所措
所以真的好奇,那些個在電影院看完整部的盆友們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全影廳一起看18禁?!?/p>
沒錯,這是一部上了院線的電影。
不瞞你說,4月份剛在日本上映的時候,廠長就對它肥腸感興趣了。
只是沒想到,在真正看到的時候,我,卻慫了——
《娼年》
Call Boy
一眼就瞄準此片的原因其實很單純。
就像你看到的那樣,《娼年》的主演是個挺俊俏的少年。
他叫——
松坂桃李。
在《寬松世代又如何》中,他是小學教師山路一豐,在《未聞鳥名》中,他是和蒼井優(yōu)拍過船戲的男人。
可以說,無論哪一部作品,松坂桃李都是演技在線又色氣滿滿的樣子。
尤其是他和蒼井優(yōu)合作過的《未聞鳥名》(她不知道名字的那些鳥兒)。
之前廠長有為大家介紹過,有印象的童鞋們一定記得,這是一部「蒼井優(yōu)和蒼井空傻傻分不清楚」的片兒。
簡單概括就是:堪比字母數(shù)字小電影。
但從今天開始,你們暫且可以忘記它了。
畢竟《娼年》才是正兒八經的神尺度。
所以在正式介紹之前,本廠不得不提醒大家一句——
請務必獨自觀影,兩人以上可能會引起尷尬癥患者的極度不適。
故事發(fā)生在一個名叫森中領的大學生身上。
在命運發(fā)生轉折之前,他整日都過著既平凡又無趣的生活。
在他的臉上,你很少能看見笑容。
雖然也會時不時就出門約個小姑娘,但,這些女人對他來說大多都是沒什么興趣的。
直到通過朋友認識了這位女神——
御堂靜香,原本是朋友的“客人”。
不過在看到森中領以后,這股有錢的氣質發(fā)生了瞬間轉移。
走前還不忘悄悄給人家留下聯(lián)系方式。
看樣子,她是在坐等魚兒上鉤。
一般來說,森中領這樣的厭世少年是不會輕易就動了心的。
可偏偏他喜歡的類型恰巧就是靜香這樣的熟女。
所以,一面之后,森中領就跟著靜香回家了。
“今晚回家也只是睡覺而已,既然都一樣無聊,那就走吧?!?/p>
這時候廠長就在想,好戲應該馬上就開始了。
只是沒料到,這次的女主角并非是靜香本人。
拿別人來糊弄森中領也就算了,更怪的是,她竟然還提出了要在一旁欣賞的要求……
這是什么操作?
一開始我也迷惑,直到最后靜香自爆身份。
原來,她是一家牛郎店的老板。
說白了,看中森中領,其實是看中了他能賺錢的潛質。
而剛剛那場實戰(zhàn),正是對他的激情度進行測試。
森中領自然是順利過關了,只是,他會愿意去做個牛郎?
而就在他糾結之際,靜香對他說——
“你認為無聊的東西,實際上是美妙至極的,只要在這世上,你就離不開女性,更離不開性?!?/p>
于是,三言兩語過后,森中領接受了這份職業(yè)。
就像他后來理解的那樣,凡事都有它的價值,說不定在這個過程中,他真的能遇到一些令人感動的事呢?
感不感動的嘛,我不好評價。
但確認過劇情,好笑倒是真的。
比如森中領接待的第二個客人……一看就是個有故事的人兒。
據這位客人所說,在自己年少時,她第一次體會到了啥叫“快樂的感覺”。
哪怕如今已經人到中年,這樣的怪癖也還在延續(xù)。
就這樣,森中領衣服還沒脫呢,她就已經得到了滿足
除此之外,還有一對客人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看這人數(shù)和男女比例……
或許?
No,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樣。
真實的情況是,因為疾病,這位老先生已經無法再和年輕的妻子同房,之所以找來森中領,是為了圓他一個愿望。
妻子呢,也是傻的可愛,甚至在開始之前還特意囑托森中領——
“請對我粗暴一些?!?/p>
既然顧客是上帝,森中領也不好說什么。
就這樣,他又一次順利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至于這對奇葩夫婦,最后竟也激動的抱在一起。
反正諸如此類吧,本片講述的就是一個男人站在純女性角度為她們進行服務的故事。
有關于異類的自我救贖,以及女性性壓抑的探討。
沒想到吧,在尺度之下,這竟然還是個治愈片。
雖說大多人都參不透,但仔細品品臺詞,還是有那么一點雞湯味的。
“女性的臉有許多種,只不過,沒有一個人會展現(xiàn)出自己的欲望?!?/p>
換句話說,導演意在表達掩蓋在社會性道德之下的,女性們真實的渴求。
當然了,最受關注的還是本片最大的噱頭——
船戲。
想當初松坂桃李在出演同名舞臺劇的時候就已經有過一票難求的經歷了,更別說超尺度的電影版,更是赤雞。
這讓粉絲們紛紛質疑:這是,欠裸貸了嗎?
與其說是下海,不如說是墜海。
總之,真的很震驚就是了。
不過日本演員嘛,沒演過大尺度,又怎么能算是好演員呢?
最后,千萬別怪廠長這次截圖截的很收斂。
畢竟能將這部電影推給你們——
我已經是全中國最勇敢的girl了好嗎!
前幾天,大學學生會上了一波熱搜。
看到新聞里那些超出我們想象的大學生“社會早熟”現(xiàn)象,有人忍不住感嘆“這屆年輕人不行”,也有人開始反思是什么使大學校園灌滿了渾濁官氣。
那么 ,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部關于學生運動的歷史劇情片,堪稱真人真事版“課室風云”。這部電影不僅情節(jié)看得人熱血沸騰,而且片中對現(xiàn)實與社會制度的反思,還特別能引起我們的共鳴——《沉默的教室》。
故事發(fā)生在冷戰(zhàn)時期的東德,也就是蘇聯(lián)占領區(qū)里建立的民主德國。
在1956年,柏林墻還沒有建起。影片開頭,兩名東德高中生泰奧和庫爾特正要乘火車去往西德,給庫爾特的外公掃墓。
這本來是件尋常小事,但掃完墓的兩人卻沒直接回家,而是溜進了當?shù)匾患矣霸骸?/p>
在那里,他們不僅看到了在家看不著的小片片,還看到了“匈牙利十月起義”的新聞。
而正是這個意外,從此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在新聞片里,他們看到匈牙利民眾正為反抗蘇聯(lián)占領軍而走上街頭,并且發(fā)生了流血事件。
因為畫面觸目驚心,兩人看完久久不能忘懷,回到東德后,立馬把同學們叫出來分享了這個消息。
誰知一番討論,他們才發(fā)現(xiàn)“匈牙利起義”這種大事報紙上也不是沒報道過。
只不過同一件事,在西德那邊是“匈牙利人民抗擊侵略軍”;到了蘇聯(lián)管轄的東德這邊,就變成了“外國勢力干預下的*****”。
為了搞清楚真相到底是什么,他們幾人跑到了一個老朋友——埃德加的家里。
埃德加是自由派人士,他的收音機可以聽到美占區(qū)的廣播電臺,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掛了“VPN”。
不聽還好,一打開收音機他們才發(fā)現(xiàn),事情比自己想的還嚴重——在蘇聯(lián)坦克的鎮(zhèn)壓下,匈牙利人民傷亡慘重,而且陣亡者中還包括一名世界級球星普斯卡什。
悲傷之余,他們回到教室就向全班告知了這個消息。庫爾特更是號召大家在課堂上默哀兩分鐘,以表悼念。
大家當即投票,多數(shù)贊成默哀,只有一名學生埃里克強烈反對。不過當他得知偶像普斯卡什遇難之后,也立馬改變主意,參與到了行動中。
于是,當上課鈴響后,整個教室經歷了詭異而沉默的兩分鐘。
無論當堂老師怎么逼問和發(fā)難,在那兩分鐘里都沒有人出聲。這也就是片名“沉默的教室”的由來。
但是在默哀即將結束時,意外發(fā)生了。
因為老師開始暴走,埃里克嚇得當場坦白——這不是惡作劇,這是在“抗議示威”。
而這四個帶有政治意味的字眼一出,劇情立馬急轉直下——默哀行為變成了“學生運動”。
要知道,有多少政治風暴都是由學生運動開始的,很多當權者就怕這個。
所以,這群學生覺得沉默兩分鐘,這事兒就翻篇了;但校領導和當局者并不這么想。
當天下午,泰奧就被校長請去辦公室“喝茶”,旁敲側擊地了解情況;
教育部也迅速派來一名女官員,調查“示威”的意圖和始作俑者。
泰奧這才感覺到事情不對,立馬把同學們聚到一起商量對策。
他提出,在接受調查時,大家統(tǒng)一說辭,就說是為普斯卡什默哀,和起義事件無關。
但他的提議受到了包括庫爾特在內的幾人反對。
庫爾特反問他——我們不該說真話嗎?我們不該關注政治嗎?要是革命只發(fā)生在我們腦中,那有什么意義?
對于好友震蕩靈魂的三連問,泰奧一時無言以對。
于是大家再次發(fā)揮民主德國的民主精神,用匿名投票的方式決定下一步怎么做。
而投票的結果是,大多數(shù)人同意說謊。
就這樣,在面對審問時,全班學生眾口一詞,紛紛表示默哀只為了悼念偶像。
但這樣就能蒙混過關了么?事情遠沒有這么簡單。
因為他們萬萬沒想到,東德的媒體壓根沒報道過普斯卡什的死訊。而他們聽到的那條播報,后來也被證實有誤。
所以,他們這么一招供,反而是暴露了整個班級都在收聽“敵臺”。
至此,這場學生運動正式變成了有組織的“反革命活動”。
緊接著,教育部長親自來到班級訓話。
他要求大家彼此揭發(fā),交代出活動的帶頭人。
并表示,一周之后如果還給不出名字,所有人都會被剝奪受教育的權利。
部長走后,針對全班的第二輪審問立馬就開始了。
意識到了事態(tài)的嚴重,庫爾特想去自首,因為一開始確實是他出的主意。
但他最終被同學們勸阻——先別說每次行動都是投票表決,就算庫爾特自首了,他就真能把責任全攬到自己身上嗎?
顯然不能。因為接下來的問題就會是,你們在哪收聽的廣播?具體有誰參與?
總之,不把每個人在事件中的作為全部交代清楚,這件事絕不會結束。
相反,要是大家仍能團結一致,不把任何一個人推出去背鍋,事情說不定還有轉機。
可以說,從這一連串的反應來看,這群學生的素質并不令人失望,說是有勇有謀也不為過。
但接下來的劇情走向,卻還是出乎了他們的預料。
在審問過程中,當局的陰招層出不窮,又是挑撥離間,又是威逼利誘。
對家里條件不好的學生,他們就以前途相威脅;
對家庭殘缺、和老人相依為命的學生,就以毀掉老人的生活來恐嚇;
到最后,甚至直接以曝光隱私、毀壞名譽來威脅學生,交出帶頭人。
埃里克的父親在戰(zhàn)爭中有段黑歷史,不為人知
總之,在這波高壓操作下,最終有人松了口,說出了庫爾特的名字。
但由于庫爾特是個官二代,所以女官員沒有立即上報結果,而是轉頭跑到他家中,和他那個做城市委員會主席的父親共商對策。
最終,為了保住庫爾特,他們決定把家庭背景有污點的埃里克推出去背鍋。
對此,庫爾特無法接受。
但在父親和女官員的安排下,他發(fā)現(xiàn)其他人的證言、甚至自己的自首都無法影響結果。
于是,走投無路的庫爾特做了一個艱難決定。
一天夜里,他與好友匆匆告別后就再次以“掃墓”為名去了西德,并且沒再回來。
就這樣,庫爾特做了“畏罪潛逃”的“叛敵者”,其他人因此幸免于難。
但此時的同學們不再選擇沉默。
他們當著官員的面站起身來,表示自己曾投票“贊同”示威行為,甚至還一度出現(xiàn)了“爭相自首”的局面。
而這么做的后果不難想象,所有人都被開除學籍,班級就地解散。
在影片的結尾,全班學生在一列逃往西德的火車上重聚。
雖然從主線劇情來看,影片講述的是一次以學生為主角的示威運動。但實際上,從官員介入調查開始,影片就在以學生、家長、校方和當局四條不同的線索展開敘事。
而其中,又以學生與家長兩條故事線最為詳盡。
學生們一開始只是單純的熱血,但卻不斷受到不公甚至壓迫。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逐漸認識到了體制的弊端與人性之惡,不斷升級的壓力使他們意識到,自己無力與集體對抗,但他們也不愿意做違心的事,所以最后被迫選擇了逃離。
家長們則更為成熟敏感,他們從一開始就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為了保全孩子的前途,他們又是組織“家長會”給教育部寫信,
又是頻頻拜訪校方和官員,憑借自己的社會資源到處走動。
可以說在這個故事里,他們雖不是主角,但也同樣被卷入到了一場荒謬的斗爭中。
與此同時,發(fā)生在家長們身上的過去也被慢慢揭開。
譬如埃里克的父親,在戰(zhàn)爭中曾因為通敵被處死。
而庫爾特的父親,正好就是當年那個告發(fā)他通敵的人。
這樣一來,發(fā)生在兩代人身上的故事形成了互文——埃里克的父親真的有罪么?還是就像學生運動的處理方式一樣,他當年只是被推出去替人背鍋?
正是這樣一種呼應關系,讓以庫爾特父親為代表的家長,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轉變。在得知兒子想要逃往西德時,他默許了庫爾特的決定并幫助了他的叛逃。
因為他們明白,如果不尋求改變,同樣的歷史就會一次次地重演。
更難能可貴的是,雖然故事以全體學生逃往西德結束,但影片聚焦的,仍然是個體自由與集體意志的關系,并沒有強調意識形態(tài)的對立,幾名主角也曾多次表示,即使逃往西方,自己也依然“信仰社會主義”。
片中的那個自由派人士埃德加,有一席話就說得非常透徹——信仰什么其實并不重要,所有的體制都會把思想自由的人看作“敵人”。
沒錯,勇敢的學生們把追求自由的理想付諸行動,這正是當權者最害怕的事情,哪怕只有短短兩分鐘的沉默,在當權者的眼里也是那么的不可容忍。
也許有人會說,這群學生其實什么也沒能改變,最后還灰溜溜地逃走了。
但是,在權力和現(xiàn)實的壓力面前,仍能明辨是非,堅持說不違心的話,過不違心的生活,這本身就是一件無比勇敢的事。
點擊上方
藍字 ▲
關注
訂閱
她刊
歡迎轉發(fā)到朋友圈
第54屆金馬獎剛剛落幕。
不得不說,果然還是華語電影界最公正最有含金量的大獎。
最佳導演獎被《嘉年華》的導演文晏拿到,帶著全社會的期待而來,不負眾望。
▼
當晚的黑馬——14歲的文淇,則憑借《血觀音》斬獲最佳女配角同時還被提名了最佳女主角。
▼
最佳男主角獎被電影《老獸》男主涂們收入囊中
▼
最佳女主角不是舒淇,而是57歲的惠英紅。
▼
看這激動的小心情!
影后是惠英紅?
說到這個名字,或許有人會先是一愣,而后覺得陌生又熟悉。
那么不妨看看《苗翠花》里的三姨太
▼
《太極宗師》里的紅姨
▼
滿滿的回憶吧?
是不是就想起來了?
大家都說,“紅姐”拿了影后一點都不意外,畢竟,實至名歸。
記得惠英紅第一次封后時,只有22歲。那時候的香港影壇中,絕色美女可真是層出不窮。
她憑借電影《長輩》里的美艷打女程帶男,在一片美女中殺出重圍,奪了第一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
第二次封后,已是28年后。
她變成了《心魔》中那個酗酒失婚、占有欲變態(tài)的單親媽媽。
▼
她第三次站在影后的領獎臺上,是今年4月,因《幸運是我》而獲獎,在片中扮演一位患老年癡呆的孤寡老人,敏感又倔強。
▼
而這次憑借著在《血觀音》中的精湛演技,惠英紅贏得了她人生中的第1座金馬影后獎杯,第4個影后。封后次數(shù)也僅次于張曼玉。
▼
在《血觀音》中飾演“堂夫人”
再度奪得影后,有人評價她說:
“因為惠英紅總能或風情萬種,或滄桑悲涼地出現(xiàn)在銀幕里,連臺詞的升降婉轉里都是戲碼,讓你忘了她本人,只沉浸在她所呈現(xiàn)的一出一出的人間悲喜大戲里?!?/p>
可她姐卻覺得,因為她苦過,所以那些經歷的過往,已經全都變成了她演戲的資本。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她的人生跌宕起伏,真的比電影還精彩,堪稱一部大寫的勵志傳奇!
01
紅燈區(qū)里乞討
惠英紅曾在采訪中說過,自己沒有童年。
▼
她出生于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祖籍在山東,是正經的滿洲正黃旗后人。
本是公主命的她,卻因為父親經商被騙傾家蕩產,而陷入困頓流離失所。
跟著父母從山東流浪到了香港,可屋漏偏逢連夜雨,那年香港刮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巨大臺風,把惠英紅一家住的小木屋也吹垮了,一夜之間,她們一無所有。
媽媽帶著全家人躲在樓梯下,每天撿別人的剩菜回來吃。
為了生計,在她3歲的時候,媽媽就帶著她跑到了紅燈區(qū)去要飯,賣口香糖和煙賺點飯錢。
因為惠英紅從小就能干且聰明,每次她賣得口香糖最多,那時一天多的時候能賺100多塊(相當于現(xiàn)在的1000塊)。
賺夠了吃飯錢,她就跑去蕩秋千,可卻總被媽媽誤解在偷懶,挨打的次數(shù)不計其數(shù)。
02
夜總會里跳舞
賣口香糖、撿剩菜、挨打的日子一直持續(xù)到惠英紅13歲那年。
這10年來,她見盡了人生百態(tài),學會了察言觀色,她不想再繼續(xù)“要飯”,對于安全感和財富的追求也愈加強烈。
當她看到旁邊一家夜總會門口貼著的明星海報時,惠英紅就暗下決心,要成為演員,賺更多的錢。
可是當演員、當明星談何容易?她決定碰碰運氣。
惠英紅憑著姣好的面容成為了夜總會的兼職舞蹈演員,她一邊上學,一邊跳舞賺錢貼補家用,默默等待機會。
就這樣一連跳了9個月,因為舞蹈跳得好,還當上了領舞,代表香港去美國和澳洲等地參加表演。
14歲那年,她遇到了人生中第一個轉機。
導演張徹為了拍攝《射雕英雄傳》來選角,惠英紅試鏡被選中,演員生涯從此被開啟。
03
成為最紅打女
因為《射雕》“穆念慈”一角,惠英紅迅速走紅,也定下了打女的戲路。
▼
兼具柔媚和剛毅
可打女不好當,要肯挨打,拿命拼。
為了拍攝效果,她每個動作都親力親為,有幾次差點丟了命。
▼
拍攝《八寶奇兵》時,演員要吊著威亞從樓上跳下去,替身男演員嚇得辭演了,惠英紅卻要求親自上陣。
從16樓下去時,惠英紅被3樓的鉤子鉤到了后背,劃了很深的長口子,她背上那道很長的疤也是這樣來的。
▼
當然,類似的情況太多了,因為早期的武打演員沒什么保護措施,打前只是拿一個差不多劇本厚薄的本子墊在腹前。
有一次惠英紅被連打了40多拳,每打幾拳,她都要出去吐,吐完才能回來強撐著完成下面的工作。
▼
這34年來,她的打戲有40多部,在別的女演員都喊累叫苦甚至放棄的時候,只有惠英紅咬著牙堅持。
在一次采訪中她曾被問到,“為什么要這么拼?”
她云淡風輕卻堅定地回答說,“因為還有一家人在等著吃飯啊,我不能不干”。
▼
也是因為足夠拼,她贏過了同時期那些比她還漂亮的女演員們,拿下了第一屆香港金像獎影后,也實現(xiàn)了當年許下的那個愿望——要成為明星,賺錢!
要知道,那時她的每一部戲可都是全香港最賣錢的,她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最紅打女”。
04
涅槃重生
可是要說有什么遺憾,或許就是,“紅姐”明明這么美,卻一直因為她曾經的角色被忽略了美貌。
▼
當年24歲的惠英紅,絲毫不輸22歲的關之琳
而娛樂圈也是飄忽不定的,惠英紅拿獎之后,電影時代也有所改變,當文藝片愛情片占據了市場,被標簽化的打星沒戲可演。
惠英紅患了嚴重的抑郁癥 ,沒辦法走出家門口,自我封閉,甚至吞下了30顆安眠藥自殺。好在媽媽及時發(fā)現(xiàn),把她救了回來。
▼
鬼門關走過一遭后,劫后余生的惠英紅突然看開了,決定要好好活著。
她找心理醫(yī)生咨詢,也努力自我調節(jié)情緒。
她放下了大明星的包袱,開始低調復出拍片,不再計較角色大小和片酬,只要有意義,就接過來。
▼
《宮心計》里的譚司膳(最右)
《倚天屠龍記》中的“最美”滅絕師太
竟比旁邊的“周芷若”還美!
直到2010年,她等來了一部《心魔》。這部極其貼近她生活的角色,幫她橫掃了國內7個大獎。
28年后再度封后,重回巔峰的惠英紅哭了。
▼
領獎時,她泣不成聲。
她說感謝上天,感謝親人朋友,也感謝自己沒有就這樣放棄,會繼續(xù)努力走下去。
7年后的今天,在她57歲這年,她接連拿下了金馬金像兩大獎項,這一次,她贏得徹底,贏得漂亮。
領獎臺上的她,優(yōu)雅而耀眼,她說:
“我經歷了20歲的風華正茂,30歲的落魄流離,50歲的我,仍能再獲成功,這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60歲的自己,作為女人,我有自信,可以一直優(yōu)雅老去,每個女人,都是一段傳奇?!?/p>
▼
的確,人生的優(yōu)雅并非訓練或裝扮出來的,而是百千閱歷后的坦然,飽受滄桑后的睿智,無數(shù)沉浮后的淡泊。
這樣優(yōu)雅美麗的“紅姐”,根本不像一個年近六旬的女人,在經歷了如此多的世事滄桑后,她的笑容依然溫暖。
▼
有人說,惠英紅的故事用90個字就能概括:
“滿洲正黃旗人,卻3歲上街要飯,4歲在紅燈區(qū)打混,12歲進夜總會當舞女;17歲拍電影,22歲晉升影后,33歲曾過氣到無人問津,40歲吞下三十粒安眠藥自殺被救,44歲重新振作,50歲再拿金像影后,57歲奪得兩后,活得優(yōu)雅瀟灑?!?/p>
這就是惠英紅如戲般的人生。
所以,這樣看來,我們的生活也并沒那么糟糕,你看她,這么糟也都過來了,你遇到的困難又算什么困難呢?
畢竟榮華風光總有時,跌宕起伏才是人生。
與其活在低谷害怕失敗,倒不如重振旗鼓放手一搏!
你說呢?
— End —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關注她刊
關注女性成長
陪你遇見最美的自己
受戒
汪曾祺
明海出家已經四年了。
他是十三歲來的。
這個地方的地名有點怪,叫庵趙莊。趙,是因為莊上大都姓趙。叫做莊,可是人家住得很分散,這里兩三家,那里兩三家。一出門,遠遠可以看到,走起來得走一會,因為沒有大路,都是彎彎曲曲的田埂。庵,是因為有一個庵。庵叫苦提庵,可是大家叫訛了,叫成荸薺庵。連庵里的和尚也這樣叫?!皩殑x何處?”——“荸薺庵?!扁直緛硎亲∧峁玫摹!昂蜕袕R”、“尼姑庵”嘛??墒禽┧j庵住的是和尚。也許因為荸薺庵不大,大者為廟,小者為庵。
明海在家叫小明子。他是從小就確定要出家的。他的家鄉(xiāng)不叫“出家”,叫“當和尚”。他的家鄉(xiāng)出和尚。就像有的地方出劁豬的,有的地方出織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彈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畫匠,有的地方出婊子,他的家鄉(xiāng)出和尚。人家弟兄多,就派一個出去當和尚。當和尚也要通過關系,也有幫。這地方的和尚有的走得很遠。有到杭州靈隱寺的、上海靜安寺的、鎮(zhèn)江金山寺的、揚州天寧寺的。一般的就在本縣的寺廟。明海家田少,老大、老二、老三,就足夠種的了。他是老四。他七歲那年,他當和尚的舅舅回家,他爹、他娘就和舅舅商議,決定叫他當和尚。他當時在旁邊,覺得這實在是在情在理,沒有理由反對。當和尚有很多好處。一是可以吃現(xiàn)成飯。哪個廟里都是管飯的。二是可以攢錢。只要學會了放瑜伽焰口,拜梁皇懺,可以按例分到辛苦錢。積攢起來,將來還俗娶親也可以;不想還俗,買幾畝田也可以。當和尚也不容易,一要面如朗月,二要聲如鐘磬,三要聰明記性好。他舅舅給他相了相面,叫他前走幾步,后走幾步,又叫他喊了一聲趕牛打場的號子:“格當XX——”,說是“明子準能當個好和尚,我包了!”要當和尚,得下點本,——念幾年書。哪有不認字的和尚呢!于是明子就開蒙入學,讀了《三字經》、《百家姓》、《四言雜字》、《幼學瓊林》、《上論、下論》、《上孟、下孟》,每天還寫一張仿。村里都夸他字寫得好,很黑。
舅舅按照約定的日期又回了家,帶了一件他自己穿的和尚領的短衫,叫明子娘改小一點,給明子穿上。明子穿了這件和尚短衫,下身還是在家穿的紫花褲子,赤腳穿了一雙新布鞋,跟他爹、他娘磕了一個頭,就隨舅舅走了。
他上學時起了個學名,叫明海。舅舅說,不用改了。于是“明?!本蛷膶W名變成了法名。
過了一個湖。好大一個湖!穿過一個縣城。縣城真熱鬧:官鹽店,稅務局,肉鋪里掛著成邊的豬,一個驢子在磨芝麻,滿街都是小磨香油的香味,布店,賣茉莉粉、梳頭油的什么齋,賣絨花的,賣絲線的,打把式賣膏藥的,吹糖人的,耍蛇的,……他什么都想看看。舅舅一勁地推他:“快走!快走!”
到了一個河邊,有一只船在等著他們。船上有一個五十來歲的瘦長瘦長的大伯,船頭蹲著一個跟明子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在剝一個蓮蓬吃。明子和舅舅坐到艙里,船就開了。明子聽見有人跟他說話,是那個女孩子。
“是你要到荸薺庵當和尚嗎?”
明子點點頭。
“當和尚要燒戒疤嘔!你不怕?”
明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就含含糊糊地搖了搖頭。
“你叫什么?”
“明海?!?/p>
“在家的時候?”
“叫明子?!?/p>
“明子!我叫小英子!我們是鄰居。我家挨著荸薺庵?!o你!”
小英子把吃剩的半個蓮蓬扔給明海,小明子就剝開蓮蓬殼,一顆一顆吃起來。
大伯一槳一槳地劃著,只聽見船槳撥水的聲音:“嘩——許!嘩——許!”
……
荸薺庵的地勢很好,在一片高地上。這一帶就數(shù)這片地勢高,當初建庵的人很會選地方。門前是一條河。門外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場。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樹。山門里是一個穿堂。迎門供著彌勒佛。不知是哪一位名士撰寫了一副對聯(lián):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顏一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彌勒佛背后,是韋馱。過穿堂,是一個不小的天井,種著兩棵白果樹。天井兩邊各有三間廂房。走過天井,便是大殿,供著三世佛。佛像連龕才四尺來高。大殿東邊是方丈,西邊是庫房。大殿東側,有一個小小的六角門,白門綠字,刻著一副對聯(lián):
一花一世界
三藐三菩提
進門有一個狹長的天井,幾塊假山石,幾盆花,有三間小房。
小和尚的日子清閑得很。一早起來,開山門,掃地。庵里的地鋪的都是籮底方磚,好掃得很,給彌勒佛、韋馱燒一炷香,正殿的三世佛面前也燒一炷香、磕三個頭、念三聲“南無阿彌陀佛”,敲三聲磬。這庵里的和尚不興做什么早課、晚課,明子這三聲磬就全都代替了。然后,挑水,喂豬。然后,等當家和尚,即明子的舅舅起來,教他念經。
教念經也跟教書一樣,師父面前一本經,徒弟面前一本經,師父唱一句,徒弟跟著唱一句。是唱哎。舅舅一邊唱,一邊還用手在桌上拍板。一板一眼,拍得很響,就跟教唱戲一樣。是跟教唱戲一樣,完全一樣哎。連用的名詞都一樣。舅舅說,念經:一要板眼準,二要合工尺。說:當一個好和尚,得有條好嗓子。說:民國二十年鬧大水,運河倒了堤,最后在清水潭合龍,因為大水淹死的人很多,放了一臺大焰口,十三大師——十三個正座和尚,各大廟的方丈都來了,下面的和尚上百。誰當這個首座?推來推去,還是石橋——善因寺的方丈!他往上一坐,就跟地藏王菩薩一樣,這就不用說了;那一聲“開香贊”,圍看的上千人立時鴉雀無聲。說:嗓子要練,夏練三伏,冬練三九,要練丹田氣!說:要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說:和尚里也有狀元、榜眼、探花!要用心,不要貪玩!舅舅這一番大法要說得明海和尚實在是五體投地,于是就一板一眼地跟著舅舅唱起來:
“爐香乍爇——”
“爐香乍爇——”
“法界蒙薰——”
“法界蒙薰——”
“諸佛現(xiàn)金身……”
“諸佛現(xiàn)金身……”
……
等明海學完了早經,——他晚上臨睡前還要學一段,叫做晚經,——荸薺庵的師父們就都陸續(xù)起床了。
這庵里人口簡單,一共六個人。連明海在內,五個和尚。有一個老和尚,六十幾了,是舅舅的師叔,法名普照,但是知道的人很少,因為很少人叫他法名,都稱之為老和尚或老師父,明海叫他師爺爺。這是個很枯寂的人,一天關在房里,就是那“一花一世界”里。也看不見他念佛,只是那么一聲不響地坐著。他是吃齋的,過年時除外。
下面就是師兄弟三個,仁字排行:仁山、仁海、仁渡。庵里庵外,有的稱他們?yōu)榇髱煾浮⒍煾?;有的稱之為山師父、海師父。只有仁渡,沒有叫他“渡師父”的,因為聽起來不像話,大都直呼之為仁渡。他也只配如此,因為他還年輕,才二十多歲。仁山,即明子的舅舅,是當家的。不叫“方丈”,也不叫“住持”,卻叫“當家的”,是很有道理的,因為他確確實實干的是當家的職務。他屋里擺的是一張帳桌,桌子上放的是帳簿和算盤。帳簿共有三本。一本是經帳,一本是租帳,一本是債帳。和尚要做法事,做法事要收錢,——要不,當和尚干什么?常做的法事是放焰口。正規(guī)的焰口是十個人。一個正座,一個敲鼓的,兩邊一邊四個。人少了,八個,一邊三個,也湊合了。荸薺庵只有四個和尚,要放整焰口就得和別的廟里合伙。這樣的時候也有過,通常只是放半臺焰口。一個正座,一個敲鼓,另外一邊一個。一來找別的廟里合伙費事;二來這一帶放得起整焰口的人家也不多。有的時候,誰家死了人,就只請兩個,甚至一個和尚咕嚕咕嚕念一通經,敲打幾聲法器就算完事。很多人家的經錢不是當時就給,往往要等秋后才還。這就得記帳。另外,和尚放焰口的辛苦錢不是一樣的。就像唱戲一樣,有份子。正座第一份。因為他要領唱,而且還要獨唱。當中有一大段“嘆骷髏”,別的和尚都放下法器休息,只有首座一個人有板有眼地曼聲吟唱。第二份是敲鼓的。你以為這容易呀?哼,單是一開頭的“發(fā)擂”,手上沒功夫就敲不出遲疾頓挫!其余的,就一樣了。這也得記上:某月某日、誰家焰口半臺,誰正座,誰敲鼓……省得到年底結帳時賭咒罵娘。……這庵里有幾十畝廟產,租給人種,到時候要收租。庵里還放債。租、債一向倒很少虧欠,因為租佃借錢的人怕菩薩不高興。這三本帳就夠仁山忙的了。另外香燭、燈火、油鹽“福食”,這也得隨時記記帳呀。除了帳簿之外,山師父的方丈的墻上還掛著一塊水牌,上漆四個紅字:“勤筆免思”。
仁山所說當一個好和尚的三個條件,他自己其實一條也不具備。他的相貌只要用兩個字就說清楚了:黃,胖。聲音也不像鐘磬,倒像母豬。聰明么?難說,打牌老輸。他在庵里從不穿袈裟,連海青直裰也免了。經常是披著件短僧衣,袒露著一個黃色的肚子。下面是光腳趿拉著一對僧鞋,——新鞋他也是趿拉著。他一天就是這樣不衫不履地這里走走,那里走走,發(fā)出母豬一樣的聲音:“呣——呣——”。
二師父仁海。他是有老婆的。他老婆每年夏秋之間來住幾個月,因為庵里涼快。庵里有六個人,其中之一,就是這位和尚的家眷。仁山、仁渡叫她嫂子,明海叫她師娘。這兩口子都很愛干凈,整天的洗涮。傍晚的時候,坐在天井里乘涼。白天,悶在屋里不出來。
三師父是個很聰明精干的人。有時一筆帳大師兄扒了半天算盤也算不清,他眼珠子轉兩轉,早算得一清二楚。他打牌贏的時候多,二三十張牌落地,上下家手里有些什么牌,他就差不多都知道了。他打牌時,總有人愛在他后面看歪頭胡。誰家約他打牌,就說“想送兩個錢給你?!彼坏洃跃阃ǎㄐR的和尚能夠拜懺的不多),而且身懷絕技,會“飛鐃”。七月間有些地方做盂蘭會,在曠地上放大焰口,幾十個和尚,穿繡花袈裟,飛鐃。飛鐃就是把十多斤重的大鐃鈸飛起來。到了一定的時候,全部法器皆停,只幾十副大鐃緊張急促地敲起來。忽然起手,大鐃向半空中飛去,一面飛,一面旋轉。然后,又落下來,接住。接住不是平平常常地接住,有各種架勢,“犀牛望月”、“蘇秦背劍”……這哪是念經,這是耍雜技。也許是地藏王菩薩愛看這個,但真正因此快樂起來的是人,尤其是婦女和孩子。這是年輕漂亮的和尚出風頭的機會。一場大焰口過后,也像一個好戲班子過后一樣,會有一個兩個大姑娘、小媳婦失蹤,——跟和尚跑了。他還會放“花焰口”。有的人家,親戚中多風流子弟,在不是很哀傷的佛事——如做冥壽時,就會提出放花焰口。所謂“花焰口”就是在正焰口之后,叫和尚唱小調,拉絲弦,吹管笛,敲鼓板,而且可以點唱。仁渡一個人可以唱一夜不重頭。仁渡前幾年一直在外面,近二年才常住在庵里。據說他有相好的,而且不止一個。他平??墒呛芤?guī)矩,看到姑娘媳婦總是老老實實的,連一句玩笑話都不說,一句小調山歌都不唱。有一回,在打谷場上乘涼的時候,一伙人把他圍起來,非叫他唱兩個不可。他卻情不過,說:“好,唱一個。不唱家鄉(xiāng)的。家鄉(xiāng)的你們都熟,唱個安徽的。”
姐和小郎打大麥,一轉子講得聽不得。
聽不得就聽不得,
打完了大麥打小麥。
唱完了,大家還嫌不夠,他就又唱了一個:姐兒生得漂漂的,兩個奶子翹翹的。
有心上去摸一把,
心里有點跳跳的。
……
這個庵里無所謂清規(guī),連這兩個字也沒人提起。
仁山吃水煙,連出門做法事也帶著他的水煙袋。
他們經常打牌。這是個打牌的好地方。把大殿上吃飯的方桌往門口一搭,斜放著,就是牌桌。桌子一放好,仁山就從他的方丈里把籌碼拿出來,嘩啦一聲倒在桌上。斗紙牌的時候多,搓麻將的時候少。牌客除了師兄弟三人,常來的是一個收鴨毛的,一個打兔子兼偷雞的,都是正經人。收鴨毛的擔一副竹筐,串鄉(xiāng)串鎮(zhèn),拉長了沙啞的聲音喊叫:“鴨毛賣錢——!”
偷雞的有一件家什——銅蜻蜓??礈柿艘恢焕夏鸽u,把銅蜻蜓一丟,雞婆子上去就是一口。這一啄,銅蜻蜓的硬簧繃開,雞嘴撐住了,叫不出來了。正在這雞十分納悶的時候,上去一把薅住。
明子曾經跟這位正經人要過銅蜻蜓看看。他拿到小英子家門前試了一試,果然!小英的娘知道了,罵明子:“要死了!兒子!你怎么到我家來玩銅蜻蜓了!”小英子跑過來:
“給我!給我!”
她也試了試,真靈,一個黑母雞一下子就把嘴撐住,傻了眼了!
下雨陰天,這二位就光臨荸薺庵,消磨一天。
有時沒有外客,就把老師叔也拉出來,打牌的結局,大都是當家和尚氣得鼓鼓的:“×媽媽的!又輸了!下回不來了!”
他們吃肉不瞞人。年下也殺豬。殺豬就在大殿上。一切都和在家人一樣,開水、木桶、尖刀。捆豬的時候,豬也是沒命地叫。跟在家人不同的,是多一道儀式,要給即將升天的豬念一道“往生咒”,并且總是老師叔念,神情很莊重:“……一切胎生、卵生、息生,來從虛空來,還歸虛空去往生再世,皆當歡喜。南無阿彌陀佛!”
三師父仁渡一刀子下去,鮮紅的豬血就帶著很多沫子噴出來。
……
明子老往小英子家里跑。
小英子的家像一個小島,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條小路通到荸薺庵。獨門獨戶,島上只有這一家。島上有六棵大桑樹,夏天都結大桑椹,三棵結白的,三棵結紫的;一個菜園子,瓜豆蔬菜,四時不缺。院墻下半截是磚砌的,上半截是泥夯的。大門是桐油油過的,貼著一副萬年紅的春聯(lián):向陽門第春常在
積善人家慶有余
門里是一個很寬的院子。院子里一邊是牛屋、碓棚;一邊是豬圈、雞窠,還有個關鴨子的柵欄。露天地放著一具石磨。正北面是住房,也是磚基土筑,上面蓋的一半是瓦,一半是草。房子翻修了才三年,木料還露著白茬。正中是堂屋,家神菩薩的畫像上貼的金還沒有發(fā)黑。兩邊是臥房?!錾却吧细髑读艘粔K一尺見方的玻璃,明亮亮的,——這在鄉(xiāng)下是不多見的。房檐下一邊種著一棵石榴樹,一邊種著一棵梔子花,都齊房檐高了。夏天開了花,一紅一白,好看得很。梔子花香得沖鼻子。順風的時候,在荸薺庵都聞得見。
這家人口不多,他家當然是姓趙。一共四口人:趙大伯、趙大媽,兩個女兒,大英子、小英子。老兩口沒得兒子。因為這些年人不得病,牛不生災,也沒有大旱大水鬧蝗蟲,日子過得很興旺。他們家自己有田,本來夠吃的了,又租種了庵上的十畝田。自己的田里,一畝種了荸薺,——這一半是小英子的主意,她愛吃荸薺,一畝種了茨菇。家里喂了一大群雞鴨,單是雞蛋鴨毛就夠一年的油鹽了。趙大伯是個能干人。他是一個“全把式”,不但田里場上樣樣精通,還會罩魚、洗磨、鑿礱、修水車、修船、砌墻、燒磚、箍桶、劈篾、絞麻繩。他不咳嗽,不腰疼,結結實實,像一棵榆樹。人很和氣,一天不聲不響。趙大伯是一棵搖錢樹,趙大娘就是個聚寶盆。大娘精神得出奇。五十歲了,兩個眼睛還是清亮亮的。不論什么時候,頭都是梳得滑溜溜的,身上衣服都是格掙掙的。像老頭子一樣,她一天不閑著。煮豬食,喂豬,腌咸菜,——她腌的咸蘿卜干非常好吃,舂粉子,磨小豆腐,編蓑衣,織蘆篚。她還會剪花樣子。這里嫁閨女,陪嫁妝,磁壇子、錫罐子,都要用梅紅紙剪出吉祥花樣,貼在上面,討個吉利,也才好看:“丹鳳朝陽”呀、“白頭到老”呀、“子孫萬代”呀、“福壽綿長”呀。二三十里的人家都來請她:“大娘,好日子是十六,你哪天去呀?”——“十五,我一大清早就來!”“一定呀!”——“一定!一定!”
兩個女兒,長得跟她娘像一個模子里托出來的。眼睛長得尤其像,白眼珠鴨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時如清水,閃動時像星星。渾身上下,頭是頭,腳是腳。頭發(fā)滑溜溜的,衣服格掙掙的。——這里的風俗,十五六歲的姑娘就都梳上頭了。這兩上丫頭,這一頭的好頭發(fā)!通紅的發(fā)根,雪白的簪子!娘女三個去趕集,一集的人都朝她們望。
姐妹倆長得很像,性格不同。大姑娘很文靜,話很少,像父親。小英子比她娘還會說,一天咭咭呱呱地不停。大姐說:“你一天到晚咭咭呱呱——”
“像個喜鵲!”
“你自己說的!——吵得人心亂!”
“心亂?”
“心亂!”
“你心亂怪我呀!”
二姑娘話里有話。大英子已經有了人家。小人她偷偷地看過,人很敦厚,也不難看,家道也殷實,她滿意。已經下過小定,日子還沒有定下來。她這二年,很少出房門,整天趕她的嫁妝。大裁大剪,她都會。挑花繡花,不如娘。她可又嫌娘出的樣子太老了。她到城里看過新娘子,說人家現(xiàn)在繡的都是活花活草。這可把娘難住了。最后是喜鵲忽然一拍屁股:“我給你保舉一個人!”
這人是誰?是明子。明子念“上孟下孟”的時候,不知怎么得了半套《芥子園》,他喜歡得很。到了荸薺庵,他還常翻出來看,有時還把舊帳簿子翻過來,照著描。小英子說:“他會畫!畫得跟活的一樣!”
小英子把明海請到家里來,給他磨墨鋪紙,小和尚畫了幾張,大英子喜歡得了不得:“就是這樣!就是這樣!這就可以亂孱!”——所謂“亂孱”是繡花的一種針法:繡了第一層,第二層的針腳插進第一層的針縫,這樣顏色就可由深到淡,不露痕跡,不像娘那一代繡的花是平針,深淺之間,界限分明,一道一道的。小英子就像個書童,又像個參謀:“畫一朵石榴花!”
“畫一朵梔子花!”
她把花掐來,明海就照著畫。
到后來,鳳仙花、石竹子、水蓼、淡竹葉,天竺果子、臘梅花,他都能畫。
大娘看著也喜歡,摟住明海的和尚頭:“你真聰明!你給我當一個干兒子吧!”
小英子捺住他的肩膀,說:“快叫!快叫!”
小明子跪在地下磕了一個頭,從此就叫小英子的娘做干娘。
大英子繡的三雙鞋,三十里方圓都傳遍了。很多姑娘都走路坐船來看。看完了,就說:“嘖嘖嘖,真好看!這哪是繡的,這是一朵鮮花!”她們就拿了紙來央大娘求了小和尚來畫。有求畫帳檐的,有求畫門簾飄帶的,有求畫鞋頭花的。每回明子來畫花,小英子就給他做點好吃的,煮兩個雞蛋,蒸一碗芋頭,煎幾個藕團子。
因為照顧姐姐趕嫁妝,田里的零碎生活小英子就全包了。她的幫手,是明子。
這地方的忙活是栽秧、車高田水,薅頭遍草、再就是割稻子、打場子。這幾薦重活,自己一家是忙不過來的。這地方興換工。排好了日期,幾家顧一家,輪流轉。不收工錢,但是吃好的。一天吃六頓,兩頭見肉,頓頓有酒。干活時,敲著鑼鼓,唱著歌,熱鬧得很。其余的時候,各顧各,不顯得緊張。
薅三遍草的時候,秧已經很高了,低下頭看不見人。一聽見非常脆亮的嗓子在一片濃綠里唱:梔子哎開花哎六瓣頭哎……姐家哎門前哎一道橋哎……明海就知道小英子在哪里,三步兩步就趕到,趕到就低頭薅起草來,傍晚牽?!按蛲簟?,是明子的事?!E挛米印_@里的習慣,牛卸了軛,飲了水,就牽到一口和好泥水的“汪”里,由它自己打滾撲騰,弄得全身都是泥漿,這樣蚊子就咬不通了。低田上水,只要一掛十四軋的水車,兩個人車半天就夠了。明子和小英子就伏在車杠上,不緊不慢地踩著車軸上的拐子,輕輕地唱著明海向三師父學來的各處山歌。打場的時候,明子能替趙大伯一會,讓他回家吃飯?!w家自己沒有場,每年都在荸薺庵外面的場上打谷子。他一揚鞭子,喊起了打場號子:
“格當XX——”
這打場號子有音無字,可是九轉十三彎,比什么山歌號子都好聽。趙大娘在家,聽見明子的號子,就側起耳朵:“這孩子這條嗓子!”
連大英子也停下針線:“真好聽!”
小英子非常驕傲地說:“一十三省數(shù)第一!”
晚上,他們一起看場?!┧j庵收來的租稻也曬在場上。他們并肩坐在一個石磙子上,聽青蛙打鼓,聽寒蛇唱歌,——這個地方以為螻蛄叫是蚯蚓叫,而且叫蚯蚓叫“寒蛇”,聽紡紗婆子不停地紡紗,“XX——”,看螢火蟲飛來飛去,看天上的流星。
“呀!我忘了在褲帶上打一個結!”小英子說。
這里的人相信,在流星掉下來的時候在褲帶上打一個結,心里想什么好事,就能如愿。
……
“”荸薺,這是小英最愛干的生活。秋天過去了,地凈場光,荸薺的葉子枯了,——荸薺的筆直的小蔥一樣的圓葉子里是一格一格的,用手一捋,嗶嗶地響,小英子最愛捋著玩,——荸薺藏在爛泥里。赤了腳,在涼浸浸滑滑溜的泥里踩著,——哎,一個硬疙瘩!伸手下去,一個紅紫紅紫的荸薺。她自己愛干這生活,還拉了明子一起去。她老是故意用自己的光腳去踩明子的腳。
她挎著一籃子荸薺回去了,在柔軟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腳印。明海看著她的腳印,傻了。五個小小的趾頭,腳掌平平的,腳跟細細的,腳弓部分缺了一塊。明海身上有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感覺,他覺得心里癢癢的。這一串美麗的腳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亂了。
……
明子常搭趙家的船進城,給庵里買香燭,買油鹽。閑時是趙大伯劃船;忙時是小英子去,劃船的是明子。
從庵趙莊到縣城,當中要經過一片很大的蘆花蕩子。蘆葦長得密密的,當中一條水路,四邊不見人。劃到這里,明子總是無端端地覺得心里很緊張,他就使勁地劃槳。
小英子喊起來:
“明子!明子!你怎么啦?你發(fā)瘋啦?為什么劃得這么快?”……
明海到善因寺去受戒。
“你真的要去燒戒疤呀?”
“真的?!?/p>
“好好的頭皮上燒十二個洞,那不疼死啦?”
“咬咬牙。舅舅說這是當和尚的一大關,總要過的?!薄安皇芙洳恍袉??”
“不受戒的是野和尚?!?/p>
“受了戒有啥好處?”
“受了戒就可以到處云游,逢寺掛褡?!?/p>
“什么叫‘掛褡’?”
“就是在廟里住。有齋就吃。”
“不把錢?”
“不把錢。有法事,還得先盡外來的師父。”
“怪不得都說‘遠來的和尚會念經’。就憑頭上這幾個戒疤?”
“還要有一份戒牒?!?/p>
“鬧半天,受戒就是領一張和尚的合格文憑呀!”“就是!”
“我劃船送你去。”
“好?!?/p>
小英子早早就把船劃到荸薺庵門前。不知是什么道理,她興奮得很。她充滿了好奇心,想去看看善因寺這座大廟,看看受戒是個啥樣子。
善因寺是全縣第一大廟,在東門外,面臨一條水很深的護城河,三面都是大樹,寺在樹林子里,遠處只能隱隱約約看到一點金碧輝煌的屋頂,不知道有多大。樹上到處掛著“謹防惡犬”的牌子。這寺里的狗出名的厲害。平常不大有人進去。放戒期間,任人游看,惡狗都鎖起來了。
好大一座廟!廟門的門坎比小英子的肐膝都高。迎門矗著兩塊大牌,一邊一塊,一塊寫著斗大兩個大字:“放戒”,一塊是:“禁止喧嘩”。這廟里果然是氣象莊嚴,到了這里誰也不敢大聲咳嗽。明海自去報名辦事,小英子就到處看看。好家伙,這哼哈二將、四大天王,有三丈多高,都是簇新的,才裝修了不久。天井有二畝地大,鋪著青石,種著蒼松翠柏。“大雄寶殿”,這才真是個“大殿”!一進去,涼嗖嗖的。到處都是金光耀眼。釋迦牟尼佛坐在一個蓮花座上,單是蓮座,就比小英子還高。抬起頭來也看不全他的臉,只看到一個微微閉著的嘴唇和胖敦敦的下巴。兩邊的兩根大紅蠟燭,一摟多粗。佛像前的大供桌上供著鮮花、絨花、絹花,還有珊瑚樹,玉如意、整根的大象牙。香爐里燒著檀香。小英子出了廟,聞著自己的衣服都是香的。掛了好些幡。這些幡不知是什么緞子的,那么厚重,繡的花真細。這么大一口磬,里頭能裝五擔水!這么大一個木魚,有一頭牛大,漆得通紅的。她又去轉了轉羅漢堂,爬到千佛樓上看了看。真有一千個小佛!她還跟著一些人去看了看藏經樓。藏經樓沒有什么看頭,都是經書!媽吔!逛了這么一圈,腿都酸了。小英子想起還要給家里打油,替姐姐配絲線,給娘買鞋面布,給自己買兩個墜圍裙飄帶的銀蝴蝶,給爹買旱煙,就出廟了。
等把事情辦齊,晌午了。她又到廟里看了看,和尚正在吃粥。好大一個“膳堂”,坐得下八百個和尚。吃粥也有這樣多講究:正面法座上擺著兩個錫膽瓶,里面插著紅絨花,后面盤膝坐著一個穿了大紅滿金繡袈裟的和尚,手里拿了戒尺。這戒尺是要打人的。哪個和尚吃粥吃出了聲音,他下來就是一戒尺。不過他并不真的打人,只是做個樣子。真稀奇,那么多的和尚吃粥,竟然不出一點聲音!他看見明子也坐在里面,想跟他打個招呼又不好打。想了想,管他禁止不禁止喧嘩,就大聲喊了一句:“我走啦!”她看見明子目不斜視地微微點了點頭,就不管很多人都朝自己看,大搖大擺地走了。
第四天一大清早小英子就去看明子。她知道明子受戒是第三天半夜,——燒戒疤是不許人看的。她知道要請老剃頭師傅剃頭,要剃得橫摸順摸都摸不出頭發(fā)茬子,要不然一燒,就會“走”了戒,燒成了一片。她知道是用棗泥子先點在頭皮上,然后用香頭子點著。她知道燒了戒疤就喝一碗蘑菇湯,讓它“發(fā)”,還不能躺下,要不停地走動,叫做“散戒”。這些都是明子告訴她的。明子是聽舅舅說的。
她一看,和尚真在那里“散戒”,在城墻根底下的荒地里。
一個一個,穿了新海青,光光的頭皮上都有十二個黑點子。——這黑疤掉了,才會露出白白的、圓圓的“戒疤”。和尚都笑嘻嘻的,好像很高興。她一眼就看見了明子。隔著一條護城河,就喊他:
“明子!”
“小英子!”
“你受了戒啦?”
“受了?!?/p>
“疼嗎?”
“疼?!?/p>
“現(xiàn)在還疼嗎?”
“現(xiàn)在疼過去了。”
“你哪天回去?”
“后天?!?/p>
“上午?下午?”
“下午?!?/p>
“我來接你!”
“好!”
……
小英子把明海接上船。
小英子這天穿了一件細白夏布上衣,下邊是黑洋紗的褲子,赤腳穿了一雙龍須草的細草鞋,頭上一邊插著一朵梔子花,一邊插著一朵石榴花。她看見明子穿了新海青,里面露出短褂子的白領子,就說:“把你那外面的一件脫了,你不熱呀!”
他們一人一把槳。小英子在中艙,明子扳艄,在船尾。
她一路問了明子很多話,好像一年沒有看見了。
她問,燒戒疤的時候,有人哭嗎?喊嗎?
明子說,沒有人哭,只是不住地念拂。有個山東和尚罵人:“俺日你奶奶!俺不燒了!”
她問善因寺的方丈石橋是相貌和聲音都很出眾嗎?“是的?!?/p>
“說他的方丈比小姐的繡房還講究?”
“講究。什么東西都是繡花的?!?/p>
“他屋里很香?”
“很香。他燒的是伽楠香,貴得很?!?/p>
“聽說他會做詩,會畫畫,會寫字?”
“會。廟里走廊兩頭的磚額上,都刻著他寫的大字?!薄八怯袀€小老婆嗎?”
“有一個?!?/p>
“才十九歲?”
“聽說?!?/p>
“好看嗎?”
“都說好看。”
“你沒看見?”
“我怎么會看見?我關在廟里?!?/p>
明子告訴她,善因寺一個老和尚告訴他,寺里有意選他當沙彌尾,不過還沒有定,要等主事的和尚商議。
“什么叫‘沙彌尾’?”
“放一堂戒,要選出一個沙彌頭,一個沙彌尾。沙彌頭要老成,要會念很多經。沙彌尾要年輕,聰明,相貌好?!薄爱斄松硰浳哺鷦e的和尚有什么不同?”
“沙彌頭,沙彌尾,將來都能當方丈?,F(xiàn)在的方丈退居了,就當。石橋原來就是沙彌尾?!?/p>
“你當沙彌尾嗎?”
“還不一定哪?!?/p>
“你當方丈,管善因寺?管這么大一個廟?!”
“還早吶!”
劃了一氣,小英子說:“你不要當方丈!”
“好,不當?!?/p>
“你也不要當沙彌尾!”
“好,不當?!?/p>
又劃了一氣,看見那一片蘆花蕩子了。
小英子忽然把槳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邊,小聲地說:
“我給你當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說話呀!”
明子說:“嗯?!?/p>
“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聲地說:“要!”
“你喊什么!”
明子小小聲說:“要——!”
“快點劃!”
英子跳到中艙,兩只槳飛快地劃起來,劃進了蘆花蕩。蘆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蘆穗,發(fā)著銀光,軟軟的,滑溜溜的,像一串絲線。有的地方結了蒲棒,通紅的,像一枝一枝小蠟燭。青浮萍,紫浮萍。長腳蚊子,水蜘蛛。野菱角開著四瓣的小白花。驚起一只青樁(一種水鳥),擦著蘆穗,撲魯魯魯飛遠了。
經典短篇閱讀小組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